刘于浔(1807-1877),字杰宜,号养素,成剑之子,南昌县梓溪北坊人。道光年间中举,以名孝亷出宰淮扬,办理河道工程。时发大汛,预料势将溃堤,河督提出掘坝内泄分洪。此议遭百姓强烈阻挠,河督怒甚。两下冲突之际,公挺身具结担保,请求指挥抗洪治水事宜,如河堤溃决,承担处分。不久,大水退去,民众欢呼跳跃,称公为“刘青天”。
咸丰辛亥年(1851),太夫人去世,丁忧回籍期间,适逢广西匪患骤起,于浔在家乡中洲(今江西南昌县梓溪乡)和好友万启英合作,创立中洲团练,积极兴建以中洲局为中心的南昌县团练联盟,在此过程中先后成立了南洲局、万舍局、保安局、定安局四个绅团武装,和中洲局一起并称“五局勇”。江西巡抚张文毅公以修城垣、浚濠道、练乡勇、筹兵饷等大任于公,公领命,无不措置得当,寻擢知府。乙卯年(1855),曾国藩奏请建江军水师营,命为统领。之后,公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奋勇向前,秉以身殉职之决心履命十余年,先后率军两克樟树镇;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丰城、新淦(今新干县)、浮梁、抚州、临江和建德县等地。同治三年(1864),以两千兵力与太平军数万军队昼夜血战,死守抚州,太平军因将领战死而退走。公因屡战屡捷,军功卓著,赏“图萨巴图鲁”勇号,勇武称为“江西第一”。补授甘肃兵备道加盐运使,按察使衔,赏戴花翎。不久,升甘肃按察使遇缺题奏布政使,特予三代一品封典。
殁后,光绪四年(1878)江西巡抚奏请,朝廷特赠内阁学士衔,从祀张芾、江忠源祠。于浔在领军各处征战的同时,还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修建堤圩、捐修江西贡院、重建《滕王阁》、全资捐修绳金塔,重修《南昌县志》,筹建江军昭忠祠等。为地方、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口碑相传,官声显赫,其60、70、80大寿时,地方在职、退休官员及社会各界达人都到府祝贺华诞,场景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