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刘概况

追根溯源,始祖兄弟五人,明洪武二年,即公元一三六九年,奉旨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索布刘村(苏堡刘)离开远祖迁移到河南南阳府,分别定居于镇平、邓县境内,族人称五谱刘。

我始祖普捷定居镇平县沙河刘村,生二子,长子石樑,次子石柱字金。石柱迁居不老刘,生三子,长子鸣鄂,迁居前刘营,次子移居东刘庄,三子定居后刘营。

据祖辈口传,在第四世祖文茂、文林分家时,用竹制的大簸箩分粮食,小簸箩分铜钱,为此将前刘营更名为簸箩刘,在1950年前后呈报公文时,将村名改为不老刘,吉祥村名沿用至今。

本村位于镇平县城西南15公里处,张林镇北3公里,隶属张林镇管辖。东有207国道,西有省道248线,南北通衢,南望焦柳铁路,北倚宁西铁路、312国道和沪陕高速,交通十分便利。

村东有绕村河廻转南下,西有溢净河(俗称黄土河)似一条黄龙常年栖卧,村外三面环水,村内有一池塘,池塘内荷花映日,鹅鸭成群,池塘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宜人,可谓宜居之地。

全村有一千五百多人,耕地一千八百余亩。村内居住着刘、庞、李、张、金、郭六大族姓,部族和睦相处,生活相得益彰。刘姓家族是一旺族,至今已传六百余年、二十一代。先辈们勤耕务读,励志自强、博爱俭朴;培养出古有文武秀才、监生、学士;今世有军政商企精英,名士淑贤层出不穷。可谓是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大力发展经济,科学种田,务工经商玉雕,努力改善村容村貌。乡贤名士慷慨解囊,多方筹资捐款,村内道路得到硬化,重建了学校和村部,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娱乐健身场,饮水工程也已竣工。党的惠民政策:种田有补贴,治病有合作医疗,实现了义务教育,六十岁以上老人有了养老补贴,村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全村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返回上一页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