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以传文
筹建教学楼碑记
公元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日立
刘天育撰文
集资已尽先辈力,办学以育后人心
村校于本世纪初就旧庙创办后,虽经多次修扩建,但仍无宜做教学办公房舍,村民早望重建校舍,恒念财力难及未议。改革开放,民收有增,村委会决定重建校舍,先建教室,逐步完善,以号召本村在外及富裕人员捐助,村民捐款财经包补三结合法。即行集资号召发出,人人争先,个个解囊,有节省自俸而捐者,有缓完己事而捐者,亦有暂借诸人而捐者,计捐款二万六千元,村补三万元,共投资八万六千元建成标准教学楼。今已使用,刻石记之,以启后人。
筹建人:刘文贵、刘连朝、庞天增、吴国兴、庞春有、李更兰、庞钦、刘俊德、庞飞虎、刘守太、陈桂平。
长者捐资以助教,幼人读书望成才 永宜幼人 捐款人:
玖仟元:刘守范。三千元:庞运成。一千元:刘天申、刘守信。六百元:王振武、刘守国、刘守泽。伍佰元:刘正昇、刘正龙。三百元:庞耀先、刘合寿。二百元:刘天玉、刘安基、刘廷尧、庞国林、刘仁贵、刘三昌。一百二十元:刘景宽、刘全堂。一百元:门中敏、王光杰、庞玉泉、刘廷申、刘德寿、刘增寿、刘景亮、庞文德、刘廷豪、郭金祥 刘如位、刘长青、刘长安、庞文亮、刘守顺、庞玉朝、刘天喜、李玉昌、刘克基、刘守堂、庞天增、刘连朝、刘福有、刘文增、刘庆乾、刘长修、刘合令、刘富贵、刘丰乾、刘相乾、刘俊德、陈桂平、吴国兴、庞钦、庞春有、刘文贵、刘光育、庞玉崇、庞玉立、刘书乔、刘喜道。六十元:吴俊贤。五十元:刘正一、吴光兴、吴荣淼、刘文虎、刘金发、刘居志、吴荣福、刘明山、刘明理、刘惠民、刘喜育、庞飞虎、庞金才、刘念瑧、刘正光、吴国金、刘全胜、刘有文、刘天增、刘文育、刘文寿、庞文忠、庞春显、刘铁军、刘廷芝。四十元:吴柏灵。三十元:刘克珍、刘守成、刘而华、李建章、吴军强、刘书才、刘青育、刘星民、庞文玉、刘荣发、刘全喜、刘玉仓、王占三、刘荣德、申丰琴、刘双贵、刘明臬、刘长锋、刘天兴、柳文英、庞海龙、刘天桂、李云范、刘生育、刘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