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诚生平事迹介绍

刘大华

刘怀诚生平事迹介绍

刘怀诚1929年6月21日出生于夏集乡刘山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5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政绩突出曾任穰东区下属小乡葛营、黄庄、小庄文书、副乡长、乡长,区工作委员:刘集区共青团宣传委员,团委副书记:后调彭桥区先后任副区长、区长。又调县直任采购局、副书记、服务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彭桥区党委书记:构林公社党委书记:中共邓县县委副书记:邓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期间在北京农业大学脱产学习半年)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后任邓州政协主席:1991年1月离休。

刘怀诚曾以基层人民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邓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以后又连任县六、七届人大代表,同时参加了邓县一至五次党代表大会,当选为县委委员、常委和副书记。

刘怀诚在5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一贯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错误路线和不良倾向作斗争。他积极地参加了土改、“三反”、“五反”运动以及揭批林彪、“四人帮”和“文革”后的拨乱反正的斗争。特别是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情况下,他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决相信和维护党的领导,同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紧紧地站在一起。1970年恢复工作后,以宽广的政治胸怀,不计前嫌,不讲恩怨,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最大热情地投身到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原则性和政治坚定性,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敬重和拥戴。

刘怀诚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无论在基层还是在领导机关,无论是当工作人员,还是担任领导干部,都一直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担任的工作任务。在长达20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他心系群众,深入一线,不怕苦,不怕累,把民生工作放在第一位。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为改善群众生活,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把青春献给了邓县的西南岗,献给了彭桥人民。直到现在,穰东、刘集、彭桥、构林,凡是他在工作过的地方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能道出他心系百姓疾苦的感人事迹,被群众誉为焦裕禄式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公仆。

在担任县水利局局长和刁南干渠总指挥长期间,他着眼邓县长远发展,同专业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实地勘察制定方案构造陶岔库区工程和刁南干渠排灌工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身先士卒,呕心沥血,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六个春秋,完成了邓县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建设,渠首500个流量,干渠总长190华里,受益12个乡镇,150万亩农田,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邓州水利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邓州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民间一首歌颂刘怀诚的歌谣:

怀诚效法大禹志,敢叫邓南换田地:

百里长渠水滔滔,引丹碧水把地浇:

麦浪滚滚稻花香,风光灵气是水乡:

秀美荷塘观不尽,荷花浓香淘人醉:

废坑旧池群鱼渡,顽童戏水棒打鱼:

两岸牛羊声未住,滚滚丹水又一村。

在县委任职期间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搞特殊化教育部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改进工作,转变作风,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艺术,为提高县委、县政府、县(市)政协工作水平作出重大贡献。

刘怀诚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0月2日7时25分在邓州逝世,享年72岁。在刘怀诚去世时追悼会很隆重、人们自觉前来参加吊唁的两千多人,规格也很高,在邓州的殡仪馆的吊唁史上尚属首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志斌及夫人发了唁电并敬献了花圈,河南省人大秘书长杜耀敏、河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米建峰、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建民、原南阳军分区司令员周德宏、南阳四大家、邓州市四大家领导等参加了吊唁和追悼会。

刘怀诚廉洁奉公、务实为民的精神在邓州人民心中广为流传,被誉是党的好干部、邓州人民的好书记、也是我们刘氏家族的骄傲,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颂扬。

 

 

                    刘怀诚长女刘大华回忆整理

返回上一页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