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家谱序言

序言

木有本,固本则枝荣;水有源,浚源则流长。每个民族和姓氏,各有其本源和历史。后人必须了解其本源,珍爱其历史,继承优秀传统发扬进取精神,才能继续繁荣昌盛,永远走向辉煌。

     谭是中华了族的一员,源远流长。据考证;谭姓乃炎黄之后裔,历夏商至西周,封于谭姓(故址在今历城东章丘西)。春秋时为诸国之一,国人以国为姓,初居齐郡,后生息繁衍,遍于神州,现又走向寰球,总人口达数百万,居全国第六十五位。几千年来,谭姓子孙对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许多名人。如:汉代河南尹谭闳、逸民谭贤、南唐紫宵山人谭峭、明代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谭纶、竟陵派诗人谭元春、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戊戌变法君子谭嗣同、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民国元老谭延闿、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谭平山、新中国将领谭震林、谭政、谭冠三、谭辅仁、谭启龙、谭乃大、(抗日时期曾率部驻谭寨与本族认宗)、当代著名作曲家谭盾等、

   我谭寨谭氏一世祖镛(嘉靖乙酉科进士、两次出任隆平知县)璞兄弟,原籍山西曲沃,明成化年间(一四六五——一四八七)迁来镇平。初居安国城,后住涅水(今名赵河)东宋庄(今已湮没)北,繁衍后生息。辛勤耕读,艰苦创业,建立谭寨;其后又有曲沃近族七世孙谭生辉迁至本寨与同宗合居,亲逾一家。从此谭姓子孙繁盛。先后外迁他省、县、乡者甚多,估计不下万人至今留住本寨者仍有两千人左右。

建国后,在祖国怀抱中,谭寨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人口增加。素质提高、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剪子驰名遐迩,镰刀畅销各地,文化教育突飞猛进。建设人才春笋辈出,过去无一高中生,如今大中专学生已有数百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不少。大家在祖国各条战线上都了发挥着巨大作用。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国家政府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列祖列宗的历史功德。树高千尺滋养在根,试冲问如无先祖生养教育,哪有我们自身?

食果思树,饮水思源,作为子孙后代,怎可忘掉列祖列宗的历史功德?惜谭氏族谱早已潜失,派语紊乱,宗次难考,长此下去,既无法表达对先祖的缅怀崇敬,也不利于对后代的教育培养,为了永记列祖列宗的历史功德,激发后人敬我先祖,爱我中华、建设文明道德,树立社会新风,后裔等决心建好《谭氏族谱》两年来大家同心协力,或不顾年老体衰,自备粮钱,跋山涉水,串村越县。挨门逐户。访老问祖查据考证,或捐款献物,贡献资料,或精心调研,书写印刷,从而基本理清了谭氏的本源世系,辑成本谱,表达了谭氏子孙的共同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遗漏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诚望有志有识之未来战士批评指正,以臻完善,则功则在当今,泽被后世。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我辈决不能辜负先辈对自己的生养教育,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弘扬敬我先祖,爱我中华的高尚精神尊老敬长,爱幼抚弱,和睦友好,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奋发力强,勤劳敬业,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奋勇拼搏,把祖国建设成独立统一,和平、民主、文明富强、繁荣先进的伟大国家,早臻小康,实现大同!

愿我中华民族永远繁荣昌盛!

                       编者              二00二年春

返回上一页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