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刘氏》详细描述
摘录引用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世翻覆,甚是繁杂 带着追根溯源的目,希望能找回曾经族人。共同完善族谱世系传承
现发发文找回曾经的族人,共同修好世系
主持人:刘发萃(聚星公)
《紫溪刘氏》梓三修嘉庆庚辰年、即1820年
刘发粹,1873年(同治十二年)中举。现举人府在桃坪乡新坪村 《翰林府》
三返湖南衡阳主人翁,入川始祖5代孙 、也是族谱编纂人,全面记录湘川两地族人情况,以诗赋形式开启湘川两地、宗亲往来交流篇。大量诗赋;文献文、对寻亲路线据有重要参考价值,《绘制祠堂图纸、田产、家风、家训》同时给后期4修家谱提供可靠依据。据了解4修家谱,全套几十本, 装两大箱。
以下描述过程(宗亲们可以关注)
先祖豫章人
景文公 洪武年间“即1368年—1398年,” 江西豫章吉州庐陵人,被朝廷派去巴蜀任职县令。明武年、巴蜀乃为蛮夷之地,不宜为官.此官在明代乃为七品官衔。后奉旨昭前往、长途跋涉、积劳成疾。徒经湖南衡阳身体欠恙,恐难赴蜀、后弃官隐居,谱记乃为衡清泉、祁县这块,查阅为衡阳市南县地段。
时代背景:
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开启三百年的明朝。之后趁元朝内讧之际乘机北伐和西征,同年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撤出中原。之后于1371年,消灭位于四川的明玉珍势力,于1381年,消灭据守云南的元朝梁王。
最后,于1388年,深入漠北进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紫溪刘氏《紫溪刘氏二修》梓以教育子孙孝悌,倡导子孙们以家国为重,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否沿用江西吉安紫溪(梓)堂代考; 庐陵之前谱记往返于豫章和玉山徘旋互通书信。代考
家谱录《紫溪刘氏三修》梓嘉庆庚辰年、即1820年 时代背景提供参考
湖广填四川的主要期间、发生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 )为高峰期 ,康熙到道光年之间才完成历史大迁移。
期间《1796-1804年》9年时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 嘉庆丙辰1796年前往续修家谱,此时已过30年,由此推算1766年迁入四川 2018年之际已经过252年谱记录梓越明年前道光二十六年,即1845年、 前推400年、1445年明洪武之际迁途湖南衡阳 多才多艺的刘发萃、刘发萃,字子拔,号聚星,清末年间长宁桃坪乡人,具体生卒不详。刘发萃多才多艺,工书画,出其手的片纸尺墨,人们都视之为宝,争相收藏。他擅长写诗,著有《寸草亭诗集》,其《安镇旧县八景诗》(《仙山云飞》、《长洲渔火》、《星山夕照》、《江楼望月》、《南岸晓烟》、《东林晚钟》、《溪口归帆》、《碧溪跃鲤》),即为现长宁县城旧时八景的权威定性。其异母兄刘发葵,字曙邨,亦承刘家代传文脉,为光绪年间岁贡生,主讲棫山书院,士林翕服,书画造诣优于乃弟,尤擅长画梅花兰草。时人咸以二刘并称。
截止2018年湘川两地族人已经198年没有见过面!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在哪里,我们都是一脉承接的族人,也是亲人,血源里滚滚流淌的是源自同个祖宗的基因、几代人的故事!早以超越了言语的表达。两地湘川的先辈们曾经比我们更加渴望团结,走在一起共同修好家族谱、因为条件限制 无法完成心愿。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
如今太平盛世,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可以上天揽月了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完成先辈们留下的愿望。期待在今后岁月里能够相遇、相知、相聚。共同完成祖辈们的文化传承世系!!!尽我们自己努力完成先辈生前的愿望和等待吧。
现发文收集湘川两地族人基本情况 、共同推进两地族人早日相聚
现悉湖南衡阳、刘庆祥的女儿90多岁高龄在2000年的时候进行第5修 ,遗憾的是没有通知四川这边族人!
迁移路线基本情况:洪武年间、江西庐陵迁移第一代景文公《伯候公》--生志富公(崇礼公)传必旺、必胜、必财三公
家谱记刘景文偕景德、景昌始到衡阳,于安西外石礅头郭家巷 厥后德,昌德两公徒居耒阳。 景文之子【志富】迁移迁横西鸡窝山,复迁长乐下里一都 即今四都蛟龙塘
第一代:景文公《伯候公》由吴入衡、第二代:景文生志富、《崇礼公》第三代: 志富子:必旺、必胜、必财、分三支、三:财公派下三支为一房、第四代:必财生敏美、第五代:敏美生思赋、思桂、思纪支又三分
长子必旺公-生子敏行 -行生思親、思君
此旺公派下两支
思親-生福永、福頌--生寿高--兴周--宗礼、宗孝
思君-福臨- 寿川--兴品--宗易
必胜公派下六支房
必胜公--敏常--思员-福璣、福瑜
福璣生寿禧、寿瑶、寿佑
福瑜生寿遷、寿哲、寿堂
必财公派下《善政公派下》
财公生子敏美 美生-思赋、思桂、思紀
有分三支
思赋-福贵-贵生兴梁、兴棟---梁生宗節 兴棟-生宗近、宗思、宗茂、宗易、宗蘭
思桂-生福春-春生寿瑲 寿瑲--生兴瓉、兴珮 兴瓉--宗训 兴珮-生宗表、宗海、宗享、宗彦
思紀-福昌-昌生寿濬 、寿漢 、寿灌 寿濬--生兴连、兴達 、兴连-生宗禹 兴達-生宗尧、宗象
寿漢--生兴芳- 兴芳生-宗夏、宗商、宗周 寿灌--兴化 兴化-生宗旦、宗顯、宗晨
宗周一祖邦一荣周公一华旹、华期、华旨、华昔、华智
华旨公一世傅、世仟、世佶、世僎
世仠公一代攸、代琦、代琇、代禮、代聰
代攸公一昌副、昌憲
昌副公一发傑公一(李氏生祥镇(即祥光)、鄧氏生祥兴、祥彬)
祥兴公一期洪、期朝
期洪公一远倫、远忠、远铭
远铭公一子(大孝、大帝、大荣、大斌)、女儿(大明、大珍)
刘华榜 清朝人士、朝廷武将重臣
(族人的骄傲代表性人物)也是本支脉传承性人物 曾
刘华榜文武全才。因家中藏着韬略之书(兵书)。以历史乾隆年三十五1770年、为平息战乱去了四川,镇守西蜀、为朝廷立下大功,且解了朝庭之围封四品大员,母以子贵也受封禄。封地在四川《在清朝、该官品为正四品,位于参将与游击之下,县府守备官之上,或任协将或副将的中等军官,也可称为协标都司,一般为绿营武官》
历史背景《金川》战役、分2次 金川县安宁乡碑文记载
战事源于元明清以来一直在当地实行的土司制度。清雍正之后,大、小金川土司势力壮大,常常恃强凌弱,蚕食邻近土司,使川西边地不得安宁。到乾隆年间,金川土司的势力进一步扩大,使川西嘉绒地区各土司的均势被打破,威胁到了内地的安全和康藏的稳定,为了“永靖边圉”,乾隆帝决定兴师进剿,乃有大、小金川之役。
第一次金川战役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打响,历时两年。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金川战事再起,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结束,前后共计七年、两次大小战役加起来接近30年
金川平定之后,乾隆皇帝在现在的金川县安宁乡立了一通“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记录了平定金川的过程。御碑碑座由一整块花岗石錾刻的立体托鼋制成,碑体由一整块长4.5米的青石加工而成,碑高4.50米,宽2米,厚1.30米,碑外建有碑亭,正门外有垂带式踏道,踏道中心石阶上浮雕龙云图案。
清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初一封官受禄,即1780年 后奉旨广东肇庆城守营都
黄氏母亲,生母陶氏、被封昭烈夫人,母以孓贵、恭人。生父亲刘荣鼎、祖父刘祖述为昭武将大夫,掌都司、祖母周氏恭人同往广东肇庆城守营都
乾隆后期三次主要战役:参考
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 .1790至1792年两次《征战廓而喀》
因历史缘故多次迁移,祖宗多代失考,不知葬于何地,望好心人提供线索,万分感谢不尽
《紫溪刘氏》三修主持人刘发萃主编 三次跑湖南衡阳修家谱 如果你家谱里面有同样的主持人,可以联系我对家谱
家谱里面含有:刘生鼎、刘仁山 、刘发萃、刘发葵、刘代蘭、刘应魁、刘昌仁、刘祖述、刘荣鼎、刘华榜;刘华伟、可以联系我对家谱
四川省长宁井村刘氏字辈:
景志必敏思
福寿兴宗祖,荣华世代昌,发祥期远大
庆吉永安康,仕贵隆天禄,名应显汉章
才能传国瑞,功业振家芳,孝友承先德
经纶啟俊良,宏开原作善,富有自增光
……………………………………………………
《紫溪堂》草錄、资料收集人:吉权
长宁井村刘氏: 景文公22世孙、华旨公11代孙
四川长宁井村刘氏支系表
景文公一志富公一必旺、必胜、必财
必财一敏美一思纪、思桂、思赋
思纪一福昌一寿濬、寿汉、寿灌
寿汉一兴芳公一宗周、宗商、宗夏
宗周一祖邦一荣周公一华旹、华期、华旨、华昔、华智
华旨公一世傅、世仟、世佶、世僎
世仠公一代攸、代琦、代琇、代禮、代聰
代攸公一昌副、昌憲
昌副公一发傑公一(李氏生祥镇(即祥光)、鄧氏生祥兴、祥彬)
祥光、李太君一期炳公、羅太君一远書公、罗世贞一大权一庆江一吉祥
祥兴公、鄧氏一期宏、期朝
期宏公一远倫、远忠、远铭
详细记录
江西豫章--湖南衡阳---四川宜宾
族谱排版《九甲刘氏》 沿用 堂号 紫溪堂
始迁祖:刘景文(伯候公)
第一代:景文公
刘景文 又名刘旻,字伯侯。出生于元正七年十二月初九午时(即一三四七年)
逝于明永乐六年八月十六日辰时,享年六十二岁。葬馒头岭午山
景文公原籍豫章(即江西)吉州之庐陵人,被朝廷派去巴蜀任职县令。明武年、巴蜀乃为蛮夷之地,不宜为官、此官在明代乃为七品官衔。后奉旨昭前往、,治装上任,偕弟景德、景昌,当走到衡邑,驻節安西门外石墩头郭家巷,因长途跋涉、积劳成疾。徒经湖南衡阳身体欠恙,恐难赴蜀、后弃官遂家焉
谱记乃为衡清泉、祁县这块,查阅为衡阳市南县地
夫人龙氏:生于元至正十年四月十八日子时,逝于明永乐十六年二月初十日亥时。享年六十九岁。卒葬鸡窝山未山。
子一:誌富
第二代
誌富,字崇礼,生于明洪武八年十一月初四 子时(一三七五年)。逝于明正统
十二年正月初九日辰时。葬蛟龙圹屋后左侧。享年七三岁。崇礼忪,原邑庠生,迁居鸡窝山,后迁居长乐四都蛟龙圹。
夫人邱氏:生于明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二七日,逝于明正统十二年二月初三日,葬石禾圹巽山。享年六十九岁
子三:必旺、必胜、必财
第三代
必财 字善政。生于明永乐十三年二月二十日(一四一五年)。逝于明天顺八年正
月十一日,享年五十岁,葬于四都新兴圹老屋下首辛山。
妻唐氏,生于明永乐十六年九月十八日子时,逝于明成化二十年四月二日丑时。葬四都九区栗坨塘左侧子山午向。享年六十七岁。
子一:敏美
第四代
敏美,字匪庸,出生于明正统元年六月十二日(即一四三六年),逝于正德十一年正月十二日,享年八十一岁。葬于栗坨塘左侧子山。
妻朱氏,出生于明朝正统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逝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二日,享年八十岁。葬于石禾圹巽山
子五:思柔阙、思赋、思匡阙、思桂、思纪
第五代
思纪 字永年。生于明成化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八岁。葬栗木山丑山。
妻嗣氏,生于明成化九年八月十日,逝于嘉靖十二年四月初六。享年六十一岁。葬四都九区蛟龙塘癸山
子一:福昌
第六代
福昌,字际盛。生于明宏治十五年二月初十日,逝于嘉靖四十一年十月初八日,享年六十一岁。葬栗木山丑山。
妻,肖氏。生于明宏治十三年十月十六日,逝于嘉靖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享年六十二岁。葬清泉二十三都1十八区栗木山寅山。
子四:寿濬、寿沛、寿汉、寿灌。
第七代
寿汉公 妻 黄氏(生役失考)
第八代
兴芳公 李氏(生役失考)
所生三子(宗周、宗商、宗夏)
第九代
宗周公 周氏(生役失考)
注:(宗周后裔集居于衡阳县田心,祁东县城关)代考
第十代
祖邦公 周氏(生役失考)
十一代
荣周公 王氏(生役失記)
所生五子(华峕、期华、华旨丶代昔、代智) 华旨入川
十二代 (入川始迁祖)
华旨公 妻胡氏
宇爾明康熙十一年壬子正月十五日丑时生
亡於雍正六年戊申全月初八日丑时身故
鄉甲地名失考
康熙未年迁入四川卒葵廣安卅榮禄鄉王家清
子孙乾隆初年迁入长宁牵牽布垇散處長宁江安界内(老翁塲)
胡氏所生四子:世傅、世仟、世佶、世僎
十三代
世仟公 配华氏(长宁始迁祖)
生於康熙四十八年已丑十月十日丑時,长宁人氏
亡于乾隆五十四五己酉九月廿七日申时
身故坟墓葬于长宁下遠鄉石路子
华氏所生五子:代俊、代琦、代琇、代禮、代聰
十四代
代俊公 趙氏
字(国美)生於乾隆六年辛酉冬月十三戌生,长宁人氏
亡于:生役失记
葬王屋山午山子向 道光壬午年立碑
趙氏
生於乾隆八年癸亥二月廿七日戌時生,长宁人氏
亡于:失記 殁葬五荅山巽山乾律向
生三女二男
二子:昌副、副憲 三女:昌鄭、昌馮、昌曠
十五代
昌副公 李氏
生於失考
字(元標)坟墓葬于黄桶田宅右子山午向(大塆頭)
李氏:生一子 发傑
昌副公一发傑、李氏系
第十六代
发傑公
字(良国)生於嘉庆廿七年乙亥十月廿三日辰时 长宁人氏
亡于光绪丁丑三月廿五日申时(身故)葬于大村頭
发傑公 配(李氏、鄧氏)
生於嘉庆十八年癸酉九月十七日子时 长宁人氏
亡于失记 葬于大山宅右甲山寅
所生一子:祥镇(即祥光)
祥光(发傑長子)
字撫亭 生於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三月二十二日戊时生 长宁人氏
亡於癸亥年十二月初十一日午时 坟墓木魚山宅后甲山庚向
祥光 配妻李氏
生於已未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时 係长宁县下乡遠鄉三甲羅上塆生 长宁人氏
生子:期炳
亡於光绪已丑年五月二十四日亥时 本府本县中安鄉三甲红岩坪后伐山辰向
祥光(长子)期炳
字银山 生於光绪六年庚辰年二月十五月子时 原係四川叙州府长宁中安三甲红岩坪生 长宁人氏
期炳 配罗玉書
生於光绪六年庚辰四月初二日己时
子:遠森、遠燈、遠葵、遠書、遠财
期炳(長子)一遠森
生於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冬月初九日卯时生 原係四川叙州府长宁县中安三甲 红岩坪生
期炳 (三子)一遠燈
生於壬子年十月十二日卯时
遠燈一(長女)生於戊申年二月十二卯时
遠燈一(次女)生於光绪亥年六月初六亥时
期炳(四子)遠燃
生於民国四年乙卯十二月廿十辰时
亡於:失考
期炳(次子) 一遠葵
生於光绪已年八月初四日卯时 係长宁县中安三甲木魚山生 长宁人氏
遠葵 配杨氏
生於光绪丙午年八月廿一日 伐时 唐房頭生 长宁人氏
遠葵 配陈氏
生於光绪己亥年六月廿六日亥时
期炳(五子) 一遠書
生於民国丁已年二月二十九日子时 係四川省叙州府长宁县中安乡一甲木魚山生 长宁人氏
亡於一九五二年农历元月初四夘时 配罗氏
期炳(六子)一遠财
生於民國己未年七月十六日卯时 係四川省叙州府长宁县中安乡垇上生 长宁人氏
昌副公一(发傑、邓氏系)
发傑公 配鄧氏
生於嘉庆八年癸亥二月初二日 子时 长宁人氏
亡於甲申年八月廿四未时 在本府本县中安鄉三甲红岩坪身故
生两子:祥兴、祥彬
十七代
祥彬(发傑次子)
字 文元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九月初四 长宁人氏 无后裔
祥兴公
字 邦富 生於咸豐元年辛亥润八月廿六日子时、四川中安鄉三甲大湾頭(长宁人氏)
亡於民国癸丑年冬月廿三未时 係长宁县遠乡三甲垇上 六十三寿
祥兴公 配邵氏
生於同治元年壬戌润八月初六卯时,係四川省叙永軍粮府永宁县、永盛里八甲小河坎,长宁人氏
亡於:失記
所生两子:期洪、期朝
十八代
期朝(長子)生於光绪已卯年九月十五子时生 係中安乡三甲红岩坪生 生殁失考
期洪公(次子)
生於光绪壬午三月廿一日酉时,係長邑中安鄉三甲(红岩坪)生,长宁人氏
亡于:民国 今在本邑三甲下兴隆平身故
期洪公(二子) 配燕太君
生於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十二日辰时,係四川長宁中安鄉二甲(石壩頭)生、长宁人氏
亡于:失記 民国 今在本邑中安鄉三甲下兴隆平身故
所生三子:遠倫、遠忠、遠铭
遠忠(次子)
字永欽 生於民国邚年十二月廿七日辰时係四川長邑下遠鄉二甲千坵坂生,长宁人氏
公元六零年正月初一日吉时今在本省巴縣四中区第三瓦厰身故
遠倫(三子)字步高
生於民国己未年十月十二日申时 係四川長宁縣中安鄉二甲珍珠滩兴隆坪,长宁人民
亡于公元五七年十二月吉时 今在本邑天井村一组大屋基身故
第十九代
遠铭公
生於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九月初八日戍时、係四川長宁中安鄉三甲水井湾生 长宁人氏
亡於:公元五五年 仍在本邑下埸鄉坪滩身故
遠铭公(長子) 配陈国盈
生於光绪寅年十月廿七日寅时、係四川长宁中安鄉二甲燈杆坡生,长宁人氏
亡於公元辛酉年七月廿五日申时,今在本邑老翁公社天井大队二生产队(新田頭身故)享年81岁告终
所生四男两女(男 :大孝、大帝、大荣、大斌 女 :大明、大珍)
四川长宁井村刘氏支系表
景文公一志富公一必旺、必胜、必财
必财公一敏美一思纪、思桂、思赋
思纪公一福昌一寿濬、寿汉、寿灌
寿汉公一兴芳公一宗周、宗商、宗夏
宗周公一祖邦一荣周公一华旹、华期、华旨、华昔、华智
华旨公一世傅、世仟、世佶、世僎
世仠公一代攸、代琦、代琇、代禮、代聰
代攸公一昌副、昌憲
昌副公一发傑公一(李氏生祥镇(即祥光)、鄧氏生祥兴、祥彬)
祥光、李太君一期炳公、羅太君一远書公、罗世贞一大权一庆江一吉祥
祥兴公、鄧氏一期宏、期朝
期宏公一远倫、远忠、远铭
远铭公一子(大孝、大帝、大荣、大斌)、女儿(大明、大珍)
福建上杭彭城刘氏 鼻祖刘十四郎公,世系未详 裔孙迁广东翁源县上庄村,复迁湖广桂阳府桂东县周江口,桂东始迁祖朝恩公、朝清公。朝清育一子、万宇公,万宇公育五子。长子应圣,号、文楚,万宇公二子魁楚,万宇公三子、兴楚,万宇公四子,望楚,万宇公五子,应科 一、世朝清公――万宇公――应圣公――世章公――明华公――清仁公――国栋公――天健公――子善公――金闰公――玉祥公――仲仪公――美锋公――徳刚――显豪、显杰。联系电话:13684249258,刘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