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途中祭祖途
彭城衍庆到新吴,观下风景画不如.
牧笛樵歌相和应,仙踪神迹任虚无.
春耕晚钓人间乐,古寨奇峰天作图.
好景尚多古来奇,期望族哲更新符.
2012年春节,礼起后代相聚奉新观下,同叙亲情.
祭 祖 感 怀
刘华昌
我们观下刘家(礼起一脉)30世弟兄10人,在七弟的提议下,相约农历壬辰年正月初三,全数相聚在奉新县城。
江西近月来阴雨连绵、寒意逼人,我们真担心这样的天气会影响我们聚会的心情和行程。
那日清晨,我们景德镇的弟兄三人便携妻带女早早地出发了。出乎意外的是,昨日还是风雪交加,此时却已雪停风轻,可惜的是浓浓的雾霭竟将高速公路给封闭了。但我们归乡心切,绕到国道继续前行,不到9点,久违的太阳就穿过薄雾,撒遍了路旁的山丘和村落。
在父辈唯一健在的、八十多岁高龄的八叔、八婶的带领下,我们弟兄10人携家带口、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县城的“姐妹酒店”。亲人们拥抱、握手、让座、寒暄,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促膝长谈,谈先人事,谈故人情,勾勒出一幕幕亲情所致、相见甚欢的动人画面。
午餐后,我们乘车去寻根问祖。
谈笑中,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观下村(现赤田镇陶仙村),令我们迷茫的是:映入眼帘的不是苍老的古樟、破旧的古屋,就是荒芜的田野、干涸的池塘,怎不见了那往日的郁郁葱葱,小桥流水?
落叶纷飞,寻根落地。观下周边的荒山上,散落着我弟兄先辈的近二十座墓冢,或坐落在山坡上,或掩埋在草丛里,或挤旮在乱坟中。墓碑也参差不一,或似微型的牌楼,或似传统的碑石,或双宿双栖,或独门独户,有的字迹已经斑驳,有的竟只有尺把见方,有的竟被盗墓贼偷盗。从墓碑的沧桑和形态,既可看出年代的久远,亦可看出家境的炎凉。
在大哥、二哥、十弟的引导下,我们顺利地寻到了父辈的墓冢,寻到了祖父辈的墓冢,寻到了太公辈的墓冢,寻到了高祖辈的墓冢,甚至寻到了高祖生母(人称洪二老倌)的墓冢。我们在每一座墓冢前焚纸、上香,追忆长眠在那里的列祖列宗,缅怀先人繁衍了自己以及整个家族。站在墓冢前,我们无须泪流满面,只须心存一颗怀念和感恩的心,轻声细语地虔诚祈祷,愿祖先们庇护保佑他们自己的后人。
这样规模和形式的祭祀,比起那年复一年的扫墓来,又是一番情境,好似少了几分刻骨铭心的哀痛和伤感,却多了几分寻根问祖的希冀和庄严。
太阳下山前,我们回到村里,行走在那条蜿蜒的麻石古道上,古道两边的老屋,都已长满了荒草,经风一吹,屋和草都在风中颤抖。相传,我们的太公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就是沿着这条古道,用独轮车将奉新大米运到南昌去贩卖。
古道的深处,有一座高高的门楼。那斑驳的青石板,经风雨洗涮,虽透亮光滑,却印刻着历史的印痕。门楼前竖立着的四根栓马石,门楼里的一幢破败不堪的四进老屋,都还在努力地印证着这里当年世代繁衍的盛况。
老屋的后面,就是我们先人留下的祖屋。这间屋并不大,四房一厅堂,但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破败的屋顶靠那几根霉烂的园柱无力的支撑着,只有那古朴的青砖斗墙还顽强地耸立着,显得颓废而苍凉。屋里留存的仅有一张腐朽的雕花木床,其他绝无半点值钱之物。
这就是我们刘氏弟兄的祖屋,相传这老屋最盛时居住着二百多号人口,是先人生息、繁衍的地方,是流动的血脉延伸的根须。我们徘徊在残垣断壁之间,环顾着周围凄凉的一切,极力寻找着繁荣历史的印迹,不禁唏嘘不已。如今祖屋还在,先人已去,祖屋和先人都渐渐被人淡忘,我们只会在闲暇之余、偶然之间才会提及一些先人的故事,才会想起这间被人遗忘的祖屋。
乡村的黄昏似乎来得更晚些,偌大一个村子竟只升起三、两股袅袅炊烟,四处寂静无声。此时阵阵山风吹来,竟穿透了我们厚实的衣裳,寒意催促我们早归。
临别前,大哥遥指远处的一幢低矮的平房:“那就是我们观下刘氏子孙捐资重建的刘氏祠堂,里面供奉着1000多位我们先祖的牌位……”话音未落,四弟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聊起他每日必修、了然于心的观下刘氏家谱来……
据观下刘氏家谱记载(简单通俗描述如下),我们观下刘氏祖先为汉楚元王刘交(居江苏徐州),乃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四弟。
传至43世刘通(号板林公),官至散骑常侍,因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同兄弟一起避寓广信新陂里(现弋阳县曹溪镇刘家村),后迁鄱阳清塘源(现凰岗往下10公里处的昌江河畔清塘村,现该村共有一千五百多户,五千多人口,全村80%姓刘),再迁历陵陂溪(现德安县磨溪乡南田村),是为陂溪刘氏1世祖。
再传至陂溪刘氏11世刘忠(号南峰公),官至翰林侍讲,告老返乡后被新吴(今奉新)华林书院聘为西宾。忠公好游,见仙源灵境陶仙岭山明水秀,民风淳朴,便于南宋淳佑年间迁址南乡观下,即为我们观下刘氏1世祖,亦是陂溪分徙观下新支花繁叶茂之开端……
我们耳听着四弟绘声绘色描述的物换星移的蹉跎岁月,目睹着先辈们艰苦创业留下的山水环绕的锦绣根基,如今已败落成这般凄凉模样,除了对我们自己的血统增添了些许自信和自豪外,是多么的希望我们的身后人才辈出,最好能出几个当大官的、发大财的,能为我们观下刘氏家族重修祖屋,重振雄风。
重整河山待后生! 我们耳听着四弟绘声绘色描述的物换星移的蹉跎岁月,目睹着先辈们艰苦创业留下的山水环绕的锦绣根基,如今已败落成这般凄凉模样,除了对我们自己的血统增添了些许自信和自豪外,是多么的希望我们的身后人才辈出,最好能出几个当大官的、发大财的,能为我们观下刘氏家族重修祖屋,重振雄风。
重整河山待后生!
十兄弟相聚
奉新相聚
相聚在奉新
祭祖途中祭祖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