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献

蔡氏家族文化

2017/2/8 8:07:22 所属分类: 家族文献 作者: 蔡 浏览次数: 2543
蔡姓简介  蔡姓是以国为姓的。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周公旦听说后,就派他到鲁国辅佐自己的儿子伯禽。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蔡泽曾取代范雎任秦国相,封刚成君。此外,齐国有大夫蔡朝,楚国有大夫蔡鸠居,晋国有太史蔡墨。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今江苏沛县)人,东汉与陈留蔡邕同时,上虞(今属浙江)还有一个“以孝行闻”的蔡邕,但河南仍是蔡氏的主要聚居区,直至南北朝时期,陈留圉一直是蔡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因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圉属济阳,故《百家姓》列蔡氏郡望为“济阳”。汉末,蔡丕任五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一带。后又有蔡姓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内。
两晋之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蔡氏移居福建、广东,则始于唐初。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化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此后,又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移居东南亚及欧美诸国。蔡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四位姓氏,尤盛于东南沿海各省份。当今蔡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52%,总人口大约近650万。
     蔡的名义和图腾: 蔡,西周重要国名。甲骨文中蔡字仅见一处,而祭字甚多,且居重要的位置。可见甲骨文中的祭国就是蔡国,蔡的本字为祭。
祭,是一种古代原始宗教文化的礼数,是部落氏族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其实是原始图腾崇拜形式演化后的固定模式。祭祀活动在各层次的国家和氏族中已经发展到普遍性和经常性,不论缅怀祖先、族徽、神灵、登基、农历时节、出征、红白喜事、迷信占卜等等,一切都离不开祭祀。所以,祭祀的官是十分重要和有地位的,由国家或氏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往往成为国君或氏族首领的重要顾问。
       蔡字由艸和祭组成,为会意字。占卜时必须用大龟和蓍草,艸表示蓍草,祭表示祭祀中必须用龟占卜。今天在江西九江盛产大龟之地蔡山的黄梅境内,仍叫龟别称为蔡。河南地区蔡河和带蔡字的地名,均与蔡人的活动和产神龟有密切的关系。
     禹舜夏商也以蓍草为占卜,这是华夏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信,蔡的本义是蓍草下的神龟,神龟是原始图腾,最初擅长此技的氏族为蔡人,所居之地称蔡,建成有围墙的城建称蔡邑,进而发展成国家,最终出现蔡姓。
     蔡姓的起源和演变:      构成汉族蔡姓主要有两大支:
     姞姓和姬姓。
     第一支蔡氏源自姞姓。姑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姑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     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历经尧舜夏千年,到商朝时蔡国一度比较强盛,商朝的蔡国位于今河南中牟县北,后北迁于河南北部长垣县东北的吉祭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位于商都城朝歌的姞姓蔡国也一并灭亡,姞姓蔡人被迫北移,涉迁到河北邢台北的蔡河地区。另一支姞姓蔡人则南迁于湖北黄梅西南的蔡山。姞姓蔡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
     第二支蔡氏源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蔡国在今河南中牟县北的古祭国地,也是姞姓蔡国之地。周成王初,蔡国与管、霍二国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作乱,为周公旦所平定。周成王复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
     蔡国一直受楚国的压迫,多次迁移,春秋初南迂于河南东南部的新蔡,春秋末蔡国东迂于下蔡,即今安徽凤台县。蔡国的其中一支因国内乱政,南奔楚国于湖北枣阳西的蔡阳城。
     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楚国迁蔡人于湖北汉川东南的蔡甸,国人遂以蔡为氏。姬姓蔡的历史也有3000多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主要来自南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蔡姓中也流人了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尤盛兴于东北地区。
     历史上蔡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地区。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入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可以认为唐宋明清时期,黔桂湘的蔡姓土司乃是春秋时蔡国的后代。秦汉时期,蔡姓主要的活动地在中原地区,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著名的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名人辈出,影响深远。西晋末,北方战乱,中原民众大量南迁。蔡姓开始大规模进入江浙地区。
     到唐朝初期和末期,中原两次移民福建,蔡姓为主要姓族之一,这为蔡姓成为南方著名大姓奠定了基础。到宋朝时,蔡姓已经散布于江南各地,蔡姓主体已经在福建形成。明末清初蔡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为蔡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蔡姓总人口的21.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河南,这三省蔡姓占蔡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苏五省。全国形成了闽赣浙苏东南沿海区域、鲁豫冀鄂中原地区两个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
     浙江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蔡姓总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四省蔡姓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二省。宋元明期间,蔡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闽沿海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苏蔡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蔡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近650万,为全国第三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四川六省,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江西、湖南、河南,这五省又集中了18%的蔡姓人口。广东居住了蔡姓总人口的15.2%,为蔡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动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以及东北的移民。
     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蔡姓在东南沿海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粤琼、闽台、赣浙沪、广西东部、皖苏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角,蔡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3%以上,在中心地区可达2.8%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3%,居住了大约60%的蔡姓人群。在鄂湘大部、广西北部、皖苏北部、河南东南角、重庆、贵州、云南东部、四川大部、陕西南端、甘肃中部、吉林大部、内蒙古东北,蔡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0.6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22%的蔡姓人群。
     蔡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蔡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汝南、陈留、朔方、高平、丹阳、南阳、吴郡、南顿。
     蔡姓除与郡望同名外,还有九峰、龙亭、西山、旌异、笃亲、崇本、追远等堂号。
     “九峰”堂号出自宋朝的蔡仲默,少时师从朱熹,才30岁就放弃科举,专攻理学。因他隐居九峰,被称为“九峰”先生。
     “龙亭”堂号出自东汉大名鼎鼎的造纸发明家蔡伦,因其发明造纸而被封为龙亭侯爵位。 
               家训格言
      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一生坎坷,几起几落,但却十分重视对女儿蔡琰的教育,蔡琰就是流芳百世的蔡文姬。
     蔡邕除传之以音律和文学外,尚撰有《女训》诫之,在《全后汉文》中全文收录。他训导“心犹首面”,“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人之”,强调必须用心于自我修养。
     蔡琰克秉父训,刻苦学习,诗文音律无所不通,“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成为天下女子的楷模。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蔡姓历代名人219名,占总名人数的0.48%,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十六位;
     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五位;
     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3%,排在第四十一位;
     蔡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54%,排在第四十二位。
     蔡姓家族历史十分古老,几千年中先后涌现出无数名人,事迹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交相辉映,光彩夺目。
     主要历史名人有:
      战国秦相蔡泽;西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大孝子蔡顺,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名儒蔡千秋,才女诗人蔡琰(蔡文姬);东晋名臣蔡谟(为蔡姓的南渡始祖);北宋大臣蔡京,书法家蔡襄;金国的文学家蔡珪、蔡松年;南宋学者蔡沈,理学家蔡元定,画家蔡斌;清朝画家蔡元友;民国名将蔡锷,教育家蔡元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当代农学家蔡旭,物理化学家蔡馏生,土木建筑结构学家蔡方荫,电讯工程学家蔡金涛,昆虫学家蔡邦华,电影导演蔡楚生,电工专家蔡昌年,刑法学家蔡枢衡,医学生理学家蔡翘,植物学家蔡希陶,全国政协副主席蔡廷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畅。  
     蔡姓血型: 蔡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6.4%,A型占29%,B型占26.6%,AB型占8%。


家族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