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献

同宗寄语

2016/12/10 11:39:25 所属分类: 家族文献 作者: 刘 浏览次数: 1395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先,代代相传。吾生为人,不忘根本,应遵祖训,饮水思源,感恩报本,世世代代,永言孝思。
    今天的恳亲溯源,旨在追思列祖列宗的功业,弘扬祖德发扬中华文化伦理优良传统;敦亲睦族、使众宗亲、开扩胸怀、同心同德、顺应潮流、永走正道、治家修身、自强进取。以期谋求共同福祉,为国家、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的刘姓人系炎黄子孙、唐尧后裔。数千年来,在神州大地生存发展,代代相传,人丁兴旺,至今人口已越六千多,成为中国第四大姓。遍布全国各地及省内外。自古至今刘姓名人、伟人、仁人志士倍出,名垂史册,他们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所共知,无需赘述。
   我刘营迁始祖,讳:天增、天宝,在明朝末年由山西省洪县迁到此地,扎根居住,成家立业,建庄至今已370余年代代相传,现已传至一十六代,族人已达数百人之多。
      近400年间,我刘营族人世世代代都从事正当职业,或农、桑,或做工,或经商,或行医,或教书,或从政,无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以孝治家,尊长教子,为社会、为家族兴旺发达做了有益贡献。虽经多次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凡吠凡祸,也能战胜难关.自强不息,立于世间。
    族人索仃履行孝道、感恩报本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普为祖先及各门系祖辈建立坟园、树碑纪念、春秋祭祀、永言孝思。
    可惜!可叹!五、六十年代的非常时期、动乱年代,各处的坟、碑皆毁,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臣大冲击,村史、家谱、原始资料荡然无存。随着岁月的流失,对村史、家谱情况了解的十二世族人,除一人外全部去世。十三世旗人现夸年龄多在六十岁以上,对村史、家谱情况的记忆、了解多有遗忘,对后代的人伦、道德教育也不重视.这样下去,若干
年后村史、家谱将失传,成为后人的一太憾事。

    为给后人提供村史、家谱情况,教育后人,钦水思源,不忘根本·继承优良道德传统,我们认真回忆幼年时看到听到的情况,查看县志.搜集刘氏宗谱残存资料,访问长者同十三世几位兄弟交谈,整理出刘营村史、家谱的一资料,告之刘营十三、十四世两代族人,望族人提出修正意见,待定稿后发至各家保存。若族人大众愿立纪念碑,待商议后再定
                                                       大门后院十三世林字辈四兄弟敬书
                                                       二00六年


家族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