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流源序

2018/6/9 15:33:41 所属分类: 寻根问祖 作者: 归新敏 浏览次数: 1123

   源于归姓,出自春秋时胡子国国姓,属于以国姓为氏。归姓,则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的后裔子孙,在舜帝时期为乐正,是掌乐之官。归姓历史古老,被史家称为归夷,属于东夷集团一支。归姓部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地区建立了归国之外(今湖北秭归),大部分归姓族人不愿臣服于商王朝,因而整族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族人迁居于颖州汝阴胡地(今安徽阜阳),在斯地建立起胡国。西周初期,归姓胡国没有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及管叔、蔡叔等的叛乱,因此被周公旦敕封为子爵,因称胡子国。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得也很清楚:“胡子国,归氏。”春秋时期,归姓胡子国传至君主归豹,在周敬王姬丐二十六年(楚昭王熊壬二十二年,公元前494年),被强大的楚国军队所灭,这在史书《春秋·定公十五年》中记载:“楚灭胡,以胡子豹归是也。”楚昭王在灭了归姓胡子国之后,又在汝阴西北建立了胡城,以百越族之貀国的王族后代为国君,称貀归,其国仍称胡子国,辖地仍在今安徽阜阳地区,即故归姓胡子国之境。
此后,在故归姓胡国的贵族子孙与貀姓胡国之贵族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原归姓胡子国之国姓为姓氏者,称归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归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七十一位门阀,望族出京兆。归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归氏源出姬姓,相传黄帝为皇帝之前,曾被封在归藏国(今湖北省秭归县),后来又改封在有熊国。而黄帝有一些子孙却仍留在归藏国,他们就以“归藏”国名为姓,后逐渐又简化成了“归”单字,称为归氏。另一支归姓来源于春秋时代的胡子国(今安徽省埠阳市),国姓就是归氏,虽然后来胡子国被楚国并去后,一些国人为了纪念胡子国,仍以国姓为姓氏,称为归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左传,胡子国,姓归,为楚所灭,后以为氏。”归姓望出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省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

今河南省的郑州市、南阳市新野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市钦北区、南宁市武鸣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常熟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德清县、海宁市,上海市嘉定区、闵行区,陕西省的乾县,台湾省等地,均有归氏族人分布。

   本族先祖归琛,原籍河南省郏县,明洪武初年迁徒之此,归老庄原名归家,又称老归营。明成化年间三世新庄,又名新归营,老归营称归老庄,西赵庄归姓系四世归霄昱迁徒,上庄归姓九世士儒迁徒。

  笔者抄录打印,是根据归荣彩手录孤本。抄录的原则:一是实求是,保持原貌;二是使繁体字为简化字,如“運”现为“运”;三是误写的适当纠正,如鸿”娲“,应为”娃“。四是归明亮用钢笔记夹缝是的人名,一并续为正规板。五是根据笔者掌握做了极少数的续订。

         

                               十七世第门归新敏记

                                二000年十月十日



家族热门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