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有史,知其兴衰;家祖有谱,知其繁衍.敬宗追远,报本思源,望族兴国,此乃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固有的优良习俗.
明代中页隆庆初岁,流经新野南北的白河发洪水,淹没了大部分村庄和良田,人口锐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赵门始祖赵宝率全家从原籍山西洪洞县迁移新野,定居在县城北关.(其弟迁居江西,早在公元一九四零年左右,江西赵氏到新野寻亲,当时南关赵恩惠曾接见过,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地址).令有十七世赵延年之女赵宗鹤搜集、整理,将历代祖先名讳续谱排列如下:
一世赵宝兄弟一人,二世赵江、赵进兄弟二人,三世赵文英(迁艾湖、时埠口)赵文华(住北关)赵文茂(迁樊集)兄弟三人,四世赵天仰、赵天慕兄弟二人,五世赵民泰、赵民德兄弟二人,六世赵定国、赵克国、赵正国、赵清国、赵忠国,赵经国、赵通国(出任江南德州守备,位至恭府,未归)兄弟七人.
自七世祖以后,因兄弟众多,所以只写人数,不写名讳,七世兄弟十一人,八世兄弟十九人,九世兄弟二十七人,十世兄弟三十四人,十一世兄弟四十五人,十二世兄弟七十一人,从十三世以后,因居住分散,不便于统计,故没有兄弟人数.
我赵门自六世祖赵靖国(业懦)居新野县城北关时间较长,由请国后代发展到今天,
八世租赵琰迁居城东北三十里粱庄,赵玫迁居城东溧河土堰村,
始祖赵宝迁居新野城北关至今已五百余年.捂两本家谱记载,先辈们在¨、清两代任官职和考取功名者较多:有庠生(二世赵江)业懦、监生、县丞,业代.倒贡、岁贡、附生(戈秀才)武生(武秀才)禀生、军功、增生、从几、毕业生、五日、六品、九品、邓州外委等,从一世至十三世历代祖先任官职和有学位的共六十八人(公元一九一四年前的人数).当今的赵门后代也出了不少的大学生,丽士生,博士生、师级、团级,营级、副地级、局级干部等杰出人才
遂后迁居本县各村的如下:粱庄、土堰、时埠口,罗洼、樊集、袁渠、花陂、齐花园、黑刘营,霞雾溪、匡刘营、毛桥、乔湾等村。
迁居国外和各省市的有: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山东、济南、青岛、甘肃、兰』、新疆、四川、山西、湖北、郑州、海南、驻马店、平顶山、南阳、邓州后桥等地,
现在居住县城内有北关、南关、东关、小西关和常坑。历来众称“赵半街”.
赵氏自一世已传到现在二十世毓子辈.
公元一九五六年续写家谱成员如下:
主编:十三世赵恩温、赵恩忠、赵思城,十四世赵学良、赵鸿文,十五世赵艮一(银贵).十六世赵书兰、赵钧兰,十七世赵廷勤九人专职写了两个月。
我赵门正族,家系恢弘、历史悠久、勤奋自强,乃吾立家创业之本,尊老爱幼是吾家道之先,精诚团结是赵门传统习惯。树有根,水有源,饮水思源.缅怀列祖、列宗定当祭祀有加,牢记祖功宗德,弘扬赵氏家道之风。赵门后代子孙既是同祖、同宗,定能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勤劳朴实、自强不息,且正义兴盛长远,为赵门争光,为祖国添彩,愿我赵氏宗祖,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永远长久共存.
此次续家谱,因我本人水平有限,谨供参考,望赵门各户请提宝贵意见,虚心接受,再次改进.
主编:十八世赵宗鹤女士
编委:十四世赵学彬、十五世赵九一、十六世赵天谦、赵梅兰、赵振兰、十八世赵宗鹤(女)
公元二0 0二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