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修族谱叙(旧谱)] 吾常放怀古今,横览中外,凡人生两大莫不有姓,有姓莫不有族,有族莫不有谱。假今谱志失传渊源莫考,虽金枝玉叶,巨室名门有何益于霄壤哉!夫谱者普也,谱志班派别,叙支流使后世孙欲清本源,子孙相传继皆展卷可解。固族之谱岂不与球力并重玉律同科哉,乃思吾祖。
祖:月明公。明代进士也,原隶湖广洪武二年,偕祖妣,封儒人,落拓于綦之刘家河生纨裤子弟渊聘,徒桐邑刘家坝;生三世汉文,当时为明清交代之际,闯贼四起之秋,一派离乡背逃之象,而汉文祖转迁于刘家河居住,生四世祖奠魁,娶杨氏生五世祖之玉、之用、之璧、之鼎(末儿离世)……….
中华民国十七年岁属戊辰十一月下弦日
……….
[纂谱告族人序(旧谱)] 盖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也。根深而枝乃茂源远而流长,人欲溯本寻源,则莫若急于修谱,谱者,何谱而言之序,昭穆别亲疏老幼,使人不忘根源,耳又何况民国成立种族竞争独立个人断难称强于世界而思御外侮者鲜不以联结社会团体为上乘夫社会团体就有如联族社团家体为更新密哉,此谱之所以不容不修也。按吾族受姓之源,始于唐尧三代而不帝王卿相史册所载殆不胜记,然年湮代远分支别派繁盛难稽,兹所偏始,月明祖月明者,明初由楚入蜀,之鼻祖也,暂住江津继迁綦邑至四世奠魁祖,皆单传奠魁乃生之用、之玉、之璧三房焉,之璧乏嗣(玺),玉祖裔窃念相传及此,凡十四世将五百年到今聚族居者,计不下二百家而迁移远地,或滇或黔不相往还者不知凡几……….
中华民国十七年戊辰满月天中日十一世孙光玺于杨柳井敬撰
………...
[家族字辈排行四十个字]
月渊汉奠之 在天大世思 光华显茂盛 文朝定国基
后嗣承先泽 诗书启圣咨 昌明福正远 百代一贤齐
……….
第一節 族 源
[刘氏族源(旧谱)] 帝尧陶唐氏乃少吴金天氏之孙,高辛氏之第三子也,原系姬氏,复更伊帮郝氏,建都于平阳(即今河东)进州是也,后裔封于刘国子孙,以国为姓,因以刘为焉。
我祖讳累107岁,夏时册封御龙氏,商时封丞韦氏,周时封佰只氏,适秦归晋为大夫原居江南镇江府沛县紫溪安帮,妣汪氏殁复同葬一棺,似黄龙出洞穴,生子刘荣,三世积德布施清贫,在江西省彰州府宁都县太华山铜鼓村胜景地,山神送地仙人点穴,取人形肚脐穴,此处竹根扫地,每夜明灯。妣梁、赵氏,生子刘显李氏夫室共享四十三岁,寿终年葬沛县仙人骑鹳穴,乃生西汉帝,汉高祖刘帮(字季沛),尊称曰:高祖帮祖送荣祖至江西省得仙人点穴,以历之配公女吕氏公以布依起兵破秦灭楚而有天下,封流方国号,后崩吕太后摄政八载迁都长安传位太子。
……….
高祖名钧字智远,沙河人,在辽为北汉王,在位二十年,传继元妻段氏为隐帝,在位三年,祥宗为代州史截大臣山巨河丧而神器由此失也,后废为东公,稽我刘氏从祥沛叔三公支派分流沛叔二公豪杰,当时人文隆盛历传数代,有紊无绪,更古不识难可追也,由是避迂江西省吉安县二十八都罗顶山谷罗村故,山之名改罗、郑、熊、涂隐姓。受豫章子孙以郡为音角音属,刘祥公黄巢起义扰乱不能集居,一人行至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藤亚遗嗣数传,奉笼人选任迪功所生一十六子于十五人无考不知散处何地,为第九子刘开七公职授广东省潮洲府总督,后迁湖北省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明珠台麻姑山仙掌拳月儿湾军民两居历处数代卫屯民纳国贼一宗四姓子孙世受国恩于二十八代。
祖干统我均系兵部尚书乡进士翰林院大学士翰宸迁居北京顺天府宝坻县。统宸祖生英豪、英才弟兄二人于明洪武十二年已未岁改罗各迁,英才胡氏生刘忠、刘孝、刘芳三人。忠祖未迁,孝芳二祖迁入福建。英豪祖于洪武十二年统五子荣、华、显、茂、盛入蜀,至古于渝浮图关分支以开七公子生一广传公,妣马、杨氏生九、五子共十四房,发派迁居各省府州县,普天之下军民人等凡姓刘都非马氏之后即杨氏之后,也然分支派别本由一脉所出,因时俗扰乱十四房分派各迁省府州县居住,地点记录如下:
马、杨氏十四房分迁居住地址记录简表
房次 |
氏别 |
姓名 |
迁居地址 |
长房 |
马氏 |
刘巨藻 |
居于惠州兴宁县 |
次房 |
马氏 |
刘巨洲 |
居于湖洲程乡县 |
三房 |
马氏 |
刘巨洤 |
居于惠州兴宁县 |
四房 |
杨氏 |
刘巨渊 |
居于湖洲大铺县 |
五房 |
马氏 |
刘巨源 |
居于湖雄始兴县 |
六房 |
马氏 |
刘巨浪 |
居于惠州长乐县 |
七房 |
杨氏 |
刘巨波 |
居于赣州瑞金县(江西) |
八房 |
马氏 |
刘巨涟 |
居于惠州兴宁县 |
九房 |
马氏 |
刘巨江 |
居于惠州龙川县 |
十房 |
马氏 |
刘巨滩 |
居于韶川翁远县 |
十一房 |
杨氏 |
刘巨河 |
居于江西吉水县 |
十二房 |
马氏 |
刘巨汉 |
居于福建宁化县 |
十三房 |
杨氏 |
刘巨浩 |
居于黄州麻城县孝感乡 |
十四房 |
杨氏 |
刘巨深 |
居于南京职授提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