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三世祖巨浪公傳下序
三世祖 巨浪公(广传公六子),讳善,字叔平。妣曾氏、李氏、陈氏(一说张氏)。
《六房》 杨氏太生也,登进士第。官授云南云阳县令。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365年)五月二十四日寅时,卒年未详,葬于大埔高陂古野村,一说葬塘岭西人形。一说子孙用银牌刊字葬于龙村磜头喝形架上金盆酒管穴。原住福建汀州上杭县。后裔分居兴宁县罗浮大信、浮塘、小佑、浮美,大埔、高陂、古野、梅县、丙村、五华、龙川、潮阳、揭阳、丰顺、揭西、曲江、连州、东莞、惠州、河源,又分海丰田墘过洋埔,广西博白,四川保宁等地。
妣曾氏,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365年)十月初四日戌时,卒于明正统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十一月初二日子时,享寿八十岁,葬七约公门、庚山甲向。
妣李氏,生于明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五月十八日亥时,卒年未详,葬龟形。
妣陈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合葬。
生七子:1高千、2成宗、3铁三郎、4六十六郎、5仕七郎、6仕八郎、7仕九郎。
一说生九子:1高千,字贵源,号千一郎;2成宗,字贵成,号千七郎;3铁三郎,字贵荣,号念五郎;4六十六郎,字贵淦,号四八郎;5贵清;6蕃盛;7仕七郎,字贵浮、法广,号千九郎;8仕八郎,字贵东,号千六郎;9仕九郎,字贵林,号千八郎,又名时俊。
据刘运西《谱牒专辑篇》说有谱载:巨浪公还有一子名大六郎,讳清名,生四子:1长日、2长月、3长星、4长寿。大六郎公有后裔居五华县。
又有谱载巨浪公生八子:1贵源(高千郎)、2贵清(成宗)、3贵荣(钦三郎)、4贵洤(六十六郎)、5贵浮(仕七郎)、6贵东(仕八郎)、7贵林(仕九郎)、8贵成。
近代四世祖 高千公(巨浪公长子),一说名清秀,又名千一郎,字子谋,号十一郎、族高,妣程氏、麦氏。
《六房》1住福建汀州上杭县,后裔分居广西博白(以千一郎公为开基祖);又分揭阳河婆(亦以千一郎公为开基祖);又分广东长乐、双头、赤岭下(以高千公为开基祖);陆丰县吉康都三溪河口墟排子里(沿埔坪)为清秀公(高千公)传下;又分青溪、大埔、乐昌、海丰莲塘尾、鹅埠桑元村、楼仔、大塘、田心、陆丰等处;又分揭西龙潭大埔头(以能臣公为开基祖);以及江苏江宁县,江西泰和、兴国等地。公生于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七月二十三日卯时,卒于正统十一年丙寅(公元1446年)九月初三日巳时,享寿六十四岁,葬长乐(五华)船形、坐北向南。一说葬青溪九龙庵对面。
妣程氏,生卒年未详。葬龟形。
妣麦氏,生于明洪武十九年丙寅(公元1386年)六月十七日卯时,卒于成化二年丙戌(公元1466年)五月十四日戌时,享寿八十一岁,葬清溪复江墩、寅山申向。
生四子:1佐朋(十三郎)、2绐仪(十四郎)、3元凤、4元甲。
十四郎公为揭西龙潭约大埔头、泉水塘能臣公之祖,十四郎公至能臣公之谱序如下:
近代五世祖 十四郎公(高千公传下),妣杨氏、骆氏。
《六房》1 公生卒年未详。与父(高千公)合葬于青溪九龙庵对面、乌猪过河形。一说葬双头署粮嶂、复下莲花形。妣杨氏、骆氏,合葬长乐(五华)双头茨良嶂下、伏地莲花形。
生一子:十三郎。
近代六世祖 十三郎公(十四郎公之子),妣缪氏、曾氏。
《六房》1公妣合葬双头马坡喉塘。一说葬双头石马坡郑坡塘。生一子:必从。
近代七世祖 必从公(十三郎公之子),妣一娘李氏(一说季氏)、三娘徐氏。
《六房》1 公妣合葬双头赤草,碑刻“文庭广泰”。生四子:1刘文、2刘廷、3刘广、4刘泰(恭)。
近代八世祖 刘泰(恭)公(必从公四子),字海卢,妣曾氏。
《六房》1 公生卒年未详。在双头赤草青溪下坝立业,住宅坤山垠向,公葬青溪蜡坑、蜘蛛结纲形。未有石碑,至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春,卜葬灰墓安石碑“明祖刘氏泰(恭)公墓”,“千一二满郎子孙永祀”,民国廿三年春五华孔目洞乡。后裔住青溪下坝。
生三子:1千一郎、2千二郎、3千满郎。
近代九世祖 千一郎公(刘恭公长子),妣杨氏,谥勤淑。(揭阳青溪南门坑乡始祖)。
《六房》1 公生卒年未详。自长乐移居揭阳县青溪(五经富)南门坑立业。为揭西龙潭派刘氏奉为一世开基祖,卒葬揭西县五经富坡头上埔寨背后九龙岭下、金龟出山形,癸山丁向兼子、内出丁水、外水出丙。后于1979年迁葬龙潭约泉水塘赤溜头左片庵子山,亥山巳向。
生三子:1万二郎、2万三郎,3万七郎。
揭 西 龙 潭 约 刘 氏 辈 序( 从 千 一 郎 公 起 )如 下
千万念大小。
一国绍尚盛,统业从兹兴。天道佑善吉,地利钟贤英。
博旌仁让德,厚享诗书荣。高科盈殿陛,明扬锡帝廷。
悠传思宗谊,久远寿苍生。千古江山在,万代祚胤亨。
揭阳县青溪南门坑乡,以开七公传下九世祖千一郎公兄弟为乡始祖。
近代十世祖 万七郎公(千一郎公三子),谥启裔,妣余氏,谥温慎。(乡二世祖)。
《六房》1公妣合葬岸阳寨对面高山上冲天蜡烛形、丁山癸向。住岸阳涂树坪。
生二子:1念二郎、2念三郎(绵基)。
十一世祖 念三郎公(万七郎公次子),号全,谥绵基,妣张氏,谥专静。(乡三世祖)。
《六房》1 公生于明成化元年乙酉(公元1465年)十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嘉靖四十年辛酉(公元1561年)二月十一日亥时,享寿九十七岁。公在揭阳八图乡(南门坑)迁徙至岸阳建寨开基。自明地理,移父母金骸于高山名穴安葬。卒葬岸阳八斗种飞风形、甲山庚向、酉水过堂、申水逆来、水口出坤。
妣张氏,生于明成化二年丙戌(公元1466年)(一说生于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七月初二日未时,卒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年)(一说卒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公元1560年)五月初十日辰时,享寿八十五岁。葬于良田肚赤水、美女梳妆(抛梳)形。
生四子:1永达、2永鸾、3永海、4永贵。
十二世祖 永海公(念三郎公三子),即大三郎,妣黄氏,谥懿慈。(乡四世祖)。
《六房》1 公生于明正德三年戊辰(公元1508年)四月十日子时,卒于万历十二年甲申(公元1584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七岁。葬于良田中心村乌鹩岗虎形、癸山丁向、水口出丁、涵孔水丁、左右双水会明堂,火砖坟,有石碑。
妣黄氏,生于明正德二年丁卯(公元150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卯时,卒于万历二十七年已亥(公元1599年)十月十七日巳时,享寿九十三岁。葬于良田叶锡坑寨背后高溜下、大坐人形脐中穴,又喝为仙人献掌形,坭坟无碑。后裔住良田中心村桐树坪,分居石结到。
生六于:1倚峰、2见川、3见泉、4见溪、5昆峰、6宙泉(一说名富泉)(叙后)。
说明:该祖永海公即大三郎公,生六子,分支以:礼、乐、射、艺、书、数为号。至建宗祠,又以:博、厚、高、明、悠、久为次,分为八大房:永达为天房;永贵为地房;倚峰为礼(博)房;见川为乐(厚)房;见泉为射(高)房;见溪为艺(明)房;昆峰为书(悠)房;宙泉为数(久)房。
龙潭刘氏世系至此分为两系:一、起龙围系(大埔头),二、陂尾楼系。
十三世祖 小一郎公(永海公长子),名倚峰,讳英,字子才,号礼,谥诒燕,妣邱氏、张氏、曾氏。
《六房》1 公生于明嘉靖十二年癸巳(公元1533年)二月初七日亥时,卒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十月初八日子时,享寿六十四岁,葬于良田叶锡坑高溜下、黄婆榄子形、癸山丁向。
妣邱氏,谥柔勤,生卒年未详,与公合葬。
妣张氏,谥慈顺,葬于良田三社肚羊坜坑面上、观音坐莲形。
妣曾氏,谥幽静,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公元1553年)三月初七日未时,卒于天启五年乙丑(公元1625年)九月二十五日子时,享寿七十三岁,葬于龙潭约泉水塘寨背后左片角头官塘尾、坤山艮向、水口出艮。
生五子:1十一郎、2十二郎、3十三郎、4十四郎、5十五郎。(叙后)。
十四世祖 十四郎公(倚峰公四子),名逸衡,讳一显,字士雅,谥桓植(一说桓直),妣李氏。
《六房》1 公生于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公元1584年)十一月二十日丑时,卒子清顺治三年丙戌(公元1646年)四月二十一日午时,享寿六十三岁。更葬多次,今葬在龙潭高田寨面前左片山里,坐北向南、壬山丙向、内水出丙、左右水过堂、右沙过案,石灰坟墓,石碑勒记。
妣李氏,谥专静,生于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公元1585年)九月二十三日子时,卒于清康熙七年戊申(公元1668年)四月初二日酉时,享寿八十四岁。原葬灰寨面前。后迁移与公合葬于龙潭约高田山寨水口、癸山丁向。后裔住横岗风门凹。公原籍住岸阳,后移居中心村桐树坪、良田等处。又移居横江肚风门凹,至第四子能臣公才徙至龙潭约起龙围开刨基业。
生四子:1国治、2国昭、3国闺、4国铨(能臣)。
十五世祖 国铨公(逸衡公四子),号庄毅,谥能臣,妣王氏、庶妣廖氏。
《六房》1 公冠带荣身。生于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五月初七日辰时,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公元1705年)六月初九日午时,享寿七十九岁。葬于河婆龙潭约松林埔、昂天海螺穴、亥山巳向、室宿十八度,后於癸酉岁(公元1973年)五月十九日申时,迁葬于泉水塘赤溜头左片庵子山麓、亥山巳向。
妣王氏,谥勤懿,生于明崇祯元年戊辰(公元1628年)八月二十四日子时,卒于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公元1713年)八月十四未时,享寿八十六岁。葬于龙潭起龙寨背后山脚车嘴岭下、亥山巳向、乌鸦落洋形。妣廖氏,谥勤慧,生于清顺治七年庚寅(公元1650年)正月初四日酉时,卒于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十月二十六日亥时,享寿七十七岁。葬于狮头约横江肚朱坟岭寨背后山上,坐西向东、风吹罗带形、乾山巽向、水口出甲、室宿十八度。
史话:七世祖考能臣公自作分簿序(按:此即能臣公之一份完整的遗嘱),其遗嘱的原文:
尝思创业垂统,为燕翼诒谋计也。自先德积於前,裔传其后,其创其垂,绵延弗替。虽历年以远,而世相承。可考而致也,延至恒直公,克勤克俭,恪守先训,笃生我伯仲四人,予列第四。义方是遵,夙夜兢兢。常以有黍所生为惧,亦己劳心焦思矣。矧值乱世之秋,所阻不克,奋发有为,而显扬乎亲罪也。奚逭回思.舞勺以来,阅历艰辛,备常险阻。苟不历叙,初终情由,后人亦莫之悉也。予十八九岁,教读肄业,其年娶室王氏。至廿岁,父亲谢世。祗遵母训,厥后夙愿莫伸,以致改业营生。至廿六岁,在风门凹下,移居汤坝,营室宫背。廿七岁,梦叶熊罴,爰生长男。卅岁,又生二男。卅五岁,又生三男。其后卅八岁,第四、第五等男,相继襁褓。此时释屯为亨,家业稍振。迨四十岁,才娶侧室廖氏。将拟偷闲学少,优游度日,陡遇贼破,费银不啻千计。幸祖宗积德,合家男妇保全。此年即建起龙围,男等苦磨奋志有为,长男岁贡生,次男登国学,三男列普邑学,四男登国学,五男列武庠,与七男皆尔母王氏所生者。四十二岁,生六男,至于六男登国学,八男海阳武庠,九男题进国学,十男潮州府庠,十一男揭阳武庠,十二男亦志切观光上国矣,十三、十四男等,皆尔母廖氏所生者。兄弟蔚起,友恭克敦,何莫非祖宗积德之所致欤!迄今予年七十有七矣,回忆十二男以上,田地屋宇等业,自康熙二十四年,予行年五十九岁时,将生平所创田地屋宇等业,分与诸子,各自调理。每份田租二百一十零,带米四石七斗零,其阴城屋税,与田质租谷,每份五十石零;耕牛三头,又拨地埔一百亩,带米五斗,付读书者轮收,以为膏火之费。仍拨田租二十九石四斗,带米六斗九升九勺,长嫡以为香丁之资。又思予一身乃父母所生,愿捐拨田租二斗七升外,带米四斗八升一合,为父母祀忌辰祭扫之需,与四房伯兄子侄轮收,另予所存田租,二百三十石六斗七升,并山地寮场园租,共带米七石八斗二升零,为夫妇三人养老之用。后为夫妇三人禴祀之费。以上俱在,祖前拈阉,分支家簿,立天地博厚,高明悠久,文行忠信字号一十二本,自有分定矣。王氏所生六子,业于癸亥年五十七岁,卜筑大埔头,建成正屋三座,横屋六座,阴城一百间,分与管居。乙丑冬左片上座,复建宗祠,以报祖宗厚德。下座建书馆,以为子孙肄业。斯时廖氏所生六子,分起龙围与居。十三、十四,尚未诞育,嗣后生十三、十四,共兄弟八人,同居起龙围。正屋一座,人多屋窄,复於丙子年七十岁,卜筑泉水塘。建成正屋三座,横屋六座,阴城六十余间,分与六、八、九、十、十一、十二六男管居。然思十三、十四两男虽幼,而田产屋宇,亦不可不制簿分定而授之也。忆自己丑分后复创有田租,五百九十二石二斗四升,及地埔共带米十三石七斗四升八勺二杪。爰及今岁癸未,履端之朔四吉日,命尔众兄弟,齐至公祠,将新创田租,依例分授十三、十四两男,每人各分田租二百一石一斗三升,带米四石七斗二升六合五勺五乍,其田远近相配,肥瘠相匀,其阴城屋税,与质银利谷,每分亦五十石零,耕牛三头,支分除后,仍存一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并地埔银租等,粮米仍四石二斗八升一勺一杪,以前存田,租山地寮场园租等项,粮米共一十二石一斗零七合五勺七杪一乍,俱留为夫妇三人尝业。起龙围正屋一座,阴城四十二间,并反屋五间,应付十三、十四两男,管守居住。至于阴城多寡,虽有不同,亦不能琐屑锱铢,惟居寨则管其阴城。兹置广运两簿,载明后分支,并存尝业田米,复将予生平备历诸事,记明簿序,付十三、十四两男当祖前拈阉,凑前天地博厚高明悠久文行忠信,其十四本,各执一本,永远遵守。俾云礽相传。历世久远。阅此簿朗然,致伦叙之攸分,即致产业所由办,庶不混冒以相争夺也。虽然犹有望焉,闻之在昔,九世同居,独张陈百忍之训,义门聚众,惟守不兢之风,祗领我子孙,念创业之艰难,思守成之不易,恪守勤俭,勿替奢肄,共敦式好,毋致相尤。则家昌炽,门阊增辉,绵绵延延,勿替引之。不尤予心之大快乎。若夫光大前业,式增式廓,则非予之所及料也,亦在后人,神而明之云尔。
逸仙公由良田分支横江风门凹下居住,方生能臣公,迨未下世之时,放毫光于一方,异香满室,及长而壮,迁居龙潭约,初开创起龙围,生下一十四子,此时人丁繁盛,大振家业。即创建大埔头、泉水塘等寨;连建大宗祠,以追祖宗之始创,立蒸尝,以为春、冬二条之需;立宗序,以有次而不紊。以后十四子分支各处居住,长、二、三、四、五、七分支住大埔头;六、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房住居泉水塘、半埔围、柑圆楼、起龙围、浮江山等处立业;又分六房居条河、田心、细溪、李屋寨等处立业。
嫡妣王氏生六子,庶妣廖氏生八子,共生一十四子。传七十二孙。
能 臣 公 十 四 子 简 介
王氏生1 贡元 讳:芳春,字绍基(箕),号紫溪,谥端弘(泓), 妣李氏、陈氏。 生五子。
王氏生2 国学 讳:芳声,字绍裘,号蜚苑,谥敏慎, 妣陈氏、张氏。 生九子。
王氏生3 贡元 讳:芳世,字绍韬,号备百(奋伯), 妣蔡氏、苏氏。 生五子。
王氏生4 国学 讳:芳桂,字绍略,号最三(勖三),谥英侃, 妣杨氏。 生四子。
王氏生5 武庠 讳:殿相,字绍熏,号天佑,谥端惠, 妣张氏。 生三子。
廖氏生6 国学 讳:昌运(带),字绍篪,号应伯,谥端悫, 妣李氏。 生九子。
王氏生7 国学 讳:芳远,字绍全,号兼士,谥端恺, 妣张氏。 生五子。
廖氏生8 武庠 讳:际隆,字绍金,号丽州,谥质敏, 妣黄氏。 生三子。
廖氏生9 国学 讳:芳名,字绍岳,号中山,谥悲融, 妣李氏、姜氏。 生六子。
廖氏生10 贡元 讳:芳槐,字绍渎,号公树,谥公树, 妣萧氏。 生五子。
廖氏生11 武庠 讳:渐进(通),字绍淳,号连之,谥速之, 妣张氏。 生七子。
廖氏生12 监元 讳:大章,字绍熙,号焕文(文焕),谥英惠, 妣谢氏。 生四子。
廖氏生13 庠生 讳:芳秋,字绍騧,号周瑞,谥端容, 妣曾氏。 生一子。
廖氏生14 贡元 讳:芳范,字绍美,号宪章,谥端贤, 妣韩氏。 生六子。
十六世祖 芳声公(能臣公次子),字绍裘,号蜚苑,谥敏慎,妣陈氏、张氏。
《六房》1 公系国学生,拔京监元之职,公与妣生卒年未详。公葬马路约黄梁山头,二妣合葬关山埔。后裔住龙潭大埔头、黄枝塘、海丰赤石等处。生九子:(名未详)。
十六世祖 芳世公(能臣公三子),字绍韬,号备百(奋伯),妣蔡氏、苏氏。
《六房》1 公登贡元之职。公与妣生卒年未详。葬大埔头元山墩。后裔住龙潭大埔头,分海丰公平上荒田,南门约九菜坑。生五子:(名未详)。
十六世祖 殿相公(能臣公五子),字绍熏,号天佑,谥端惠,妣张氏。
《六房》1 公武庠生之职。公与妣生卒年未详。葬狮头约黄枝塘西山下坡面。后裔住龙潭鸡母墩、大埔头、鹅埠、赤石等处。生三子:(名未详)。
十六世祖 昌运(带)公(能臣公六子),字绍篪,号应伯,谥端悫,妣李氏。
《六房》1 公系国学生,拔监元之职。生于清康熙七年戊申(公元1668年),卒子乾隆五年庚申(公元1740年),享寿七十三岁,葬于龙潭约。公於三十二岁由起龙围移居泉水塘立业。
妣李氏,生卒年未详,葬于泉水塘。后裔住揭西禾坪冈、甘源楼、条河、田心。
有孙名‘三从’,移居广西贺县。
生九子:1尚旺、2尚愉、3尚悦、4尚广、5尚良、6尚情、7尚悟、8尚恺、9尚棕。
十六世祖 芳远公(能臣公七子),字绍全,号兼士,谥端恺,妣张氏。
《六房》1 公系国学生,拔京监元之职。生于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卒于雍正十一年癸丑(公元1733年),享寿六十五岁,葬于横江独山上凸。一说葬于横口肚、将军射箭形。住居大埔头,后裔住揭西大埔头,田背园,海丰苈竹兜、公平、打鼓石。
妣张氏,生于清康熙八年已酉(公元1669年),卒于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享寿六十九岁,葬于凸坑肚。
生五子:1殷恕、2慷直、3敦睦、4严格、5尚翼。(一说:传下:诚怒。)
十七世祖 尚翼公(芳远公五子),谥诚恕,妣李氏、黄氏。
《六房》1 国学生,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公元1699年),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公元1778年),享寿八十岁,葬未详。
妣李氏,生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公元1700年),卒于乾隆三年戊午(公元1738年),终年三十九岁,葬未详。
妣黄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公元112年),卒于乾隆五十年乙巳(公元1785年),享寿七十四岁,葬未详。
生七子:1、3、4、5、6、7名未详,2畅盛。
十八世祖 畅盛公(尚翼公次子),谥殷厚,妣张氏。
《六房》1 公年念三早逝,公妣生卒年及葬未详。生一子:统兰。
十九世祖 统兰公(畅盛公之子),号超桂,谥质刚,妣蔡氏。
《六房》1 国学生,四岁丧公,慈母教育弱冠登国学,公葬赤狗岭。生二子:1业望、2业等。
二十世祖 业等公(统兰公次子),字项等,谥贞廉,妣彭氏、张氏。
《六房》1 登仕郎,生卒年未详。公葬海丰县打鼓石面前,坐西向东。彭妣葬关山。张妣葬条河。
共生十三子:1从丙、2水星、3从茂、4从近、5从通、6从巷、7从协、8从图、9从九、
10从十、11先进、12从坎、13从特。
十七世祖 诚怒公(芳远公传下),妣未详。
《六房》1葬南山白泥溜。住龙潭田背园。传下:位容。
十八世祖 位容公(诚怒公传下),妣郑氏。
《六房》1 公葬河婆大埔头。妣葬华楼后山上。后裔居海丰石陂约华楼村。传下:统德。
十九世祖 统德公(位容公传下),妣陈氏。
《六房》1后裔住海丰石陂约谷兜新楼村。后裔未详。
十六世祖 际隆公(能臣公八子),字绍金,号丽州,溢质敏,妣黄氏。
《六房》1 公系武库生。生于清康熙九年庚戌(公元1670年),卒于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享寿六十岁,葬于灶子山。一说葬于泉水塘庵子山。
妣黄氏,生于清康熙九年庚戌(公元1670年),卒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享寿九十二岁,葬于曲塘背。住居泉水塘上下寨,后裔住龙潭、井田、上塘、下塘、关山、泉水塘、田心等处。
生三子:1尚允(一作东鲁)、2侃朴、3侃纯。
十七世祖 侃朴公(际隆公次子),妣蔡氏、李氏。
饶平县三饶国平家谱载:六房念六郎,讳善,号巨浪公,妣梁氏、邓氏、李氏、曾氏,住潮州府大埔县、平远县、饶平县、海阳县、澄海县、潮阳县、惠来县各县立业,生四子:1清秀妣邱氏、2清江妣谢氏、3清源妣卢氏、4清泉妣林氏。
近代四世祖 清秀公(巨浪公长子),妣麦氏。
《六房》1 即系浪公之长子也。并二弟清江公,兄弟二人子孙移回宁化县,兄弟生卒未记。生一子:三二郎。
又观谱者,则知前后上下再提增修谱之功,中世祖宋朝之时,原自福建宁化县人也。二世祖十四房以下众各立私祠,细酌遗簿修之补之,接原旧书内分明元朝天子历年间系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也,至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族谱纸章己破又脱,过族谱至明朝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年)九月重阳,又立抄簿言以知得此中所记宁化人也。厥后至曾孙刘十五郎公,因元季兵乱,移来潮州府饶平县恋州都土名杉塘立业,即系沿埔坪,后开大埔县也。(此系旧谱原文,编者加( )纪年,以下同)。
近代五世祖 三二郎公(清秀公之子),妣赵氏。
《六房》1 公系清秀公之子也。原系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也,夫妇积善,是乃上天点佑子孙蕃盛,而有今日之庆也。生卒葬所俱失记。
生一子:三五郎。(一谱载:三六郎。)
近代六世祖 三五郎公(三二郎公之子),(一说三六郎公),妣曾氏。
《六房》1 公积德修身,克勤克俭,以承先业。生卒葬失记。
生一子:四六郎。
近代七世祖 四六郎公(三五郎或三六郎公之子),妣杜氏。
《六房》1 公隐居行善,不求闻达於人,葬所失记。
生二子:1月贵,无嗣;2十五郎。
沿 埔 坪 建 立 宗 祠
近代八世祖 十五郎公(四六郎公次子),号法云,妣蓝氏九娘、官念六娘。(乡始祖)。
《六房》1公为人秉心公直,处己以和,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1398年)立原籍当差,克勤克俭而创立田园,不岐不求而敦睦邻里。在沿埔坪建立家业颇昌焉。生卒年未详,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年)十二月,迁葬于桃李林湖洋头狮形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公元1694年)十二月二十日更葬本穴。官婆葬石上甲中央山。
生一子:贵卿。
近代九世祖 贵卿公(十五郎公之子),行号千一郎(一说行号一郎),妣巫氏。(乡二世祖)。
《六房》1 公为人性质刚直,梃然出群,乡邦尊重。公葬禾稿圹下喝马饮泉形。巫妣葬沿埔坪大石边乌鸦落洋形,于清康熙四十年辛巳(公元1701年)十月二十日寅时更葬本穴巳山亥向。生二子:1汉兴、2必兴。
近代十世祖 必兴公(贵卿公次子),行号满郎,妣张氏、尤氏。(乡三世租)《六房》1 公为人性质刚毅,卓然有为,兴业构室,裕后光前。诚邦里中之巨擘也。公生于明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十月初七日辰时,卒于明正统十四年己巳(公元1449年)六月初一日,享寿七十八,葬于大剑头醉翁倒地形穴。张妣生于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正月十八日寅时,卒于明正统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十月二十一日,享寿七十一岁,葬于沿埔坪长窝里饱虎吐肉形,后嘉靖四年乙酉(公元1525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未时,更葬本穴,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公元1699年)十月初六日寅时筑坟本穴。尤氏生于踞洪武十九年丙寅(公元1386年)三月二十七日未时,卒年失记,葬仙乡老师屋大石边。
生三子:1义宗、2宗福、3福聪(一说福总,一说永聪)。
十一世祖 义宗公(必兴公长子),行号万一郎,妣罗氏、黄氏。(乡四世祖)。
《六房》1公为人存心忠厚,喜遁林丘,适志琴樽之乐,无心轩冕之荣。公生卒葬未记。
黄妣生于明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四月初一日,卒于正统十二年丁卯(公元1447年),享寿四十五岁,葬于肖公背上不用猛虎跳墙形,明正德十三年戊寅(公元1518年)十二月甲申日,黄妣迁葬青峰下横坑里蛇形穴,四十二年后,曾孙刘大铭行头,又迁葬大岌头笑天龙形穴。罗妣生年未详,卒于明成化十六年庚子(公元1480年)四月二十二日,葬于半隔里龟形穴。生二子:1永诚、2永瑄。
仙 乡 建 立 宗 祠 为 始 祖
十二世祖 永瑄公(义宗公次子),行号千三郎,妣范氏。
《六房》1 公为人气宇轩昂,存心公直,涉腊古今,饱谙世务。尝游金陵、闽、粤,经营多获厚利,乡党尊敬,兴创基业於仙乡。范妣仪容婉娩,德性贤明,妇仪母范,表表可称焉。瑄公生于明宣德三年戊申(公元1428年)十一月十四日寅时,卒于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五月十六日巳时,享寿六十七岁,葬仙乡大岌头棋蛇贯木形,又名架上金盆形穴。范妣生于明宣德五年庚戌(公元1430年)六月十五日戌时,卒于正德十年乙亥(公元1515年)十一月初四日子时,享寿八十六岁,先葬于鳄渊中,今葬于吊宝村横坑里风吹罗带形穴。生四子,1刘洪、2刘海、3刘鸾、4刘凤。
十三世祖 刘鸾公(永瑄公三子),行号三郎,谥逸士,妣曾氏。
《六房》1 公性情敦厚,气慨和平,修身济家,亲睦乡邻。妣曾氏德性慈和,内相有益。公生于明天顺四年庚辰(公元1460年)九月初五日酉时,卒于正德十六年辛巳(公元1521年)五月二十七日酉时,享寿六十二岁,葬于大岌头酉山卯向兼辛。曾妣生于明天顺四年庚辰(公元1460年)三月十八日申时,卒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公元1520年)十二月二十日申时,享寿六十一岁,葬于蕉头窝人形脐中穴,午山子向兼丁癸分金。
生三子,1文璧、2文碧、3文魁。(刘鸾公三子叙后)。
十三世祖 刘凤公(永瑄公四子),妣范氏。
《六房》1 公人物风雅,襟怀洒落,林泉自娱,无尘俗之拘,樽俎春风,喜有谈笑之乐,诚士中出授之士也。婆范氏德性贤良,仪容婉娩,孝顺公姑,和睦妯娌,持家勤俭,教子有方,成为女中之师。公生于明天顺七年癸未(公元1463年)四月初一日子时。卒于弘治十五年壬戌(公元1502年)十月十七日子时,寿四十岁,葬十二畲董家山虎形穴、坤山艮向。范妣生于天顺八年甲申(公元1464年)二月初九日子时,卒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年),享寿八十四岁,葬于门首松树下园背,至崇祯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十二月初二日,迁葬沿埔坪大段上人形穴、戌山辰向分金。
生三子:1文光、2文辉、3文璋。
十四世祖 文辉公(刘凤公次子),妣邱氏。
《六房》1 生四子:1祖仪、2祖威、3祖宜、4祖述。
十五世祖 祖宜公(文辉公三予),妣陈氏。
《六房》1 移居海丰。后裔未详。
十五世祖 祖述公(文辉公四子),妣叶氏。
《六房》1 公移居海丰,后分居陆丰县。生二子:1大钞、2木乔。
十四世祖 文壁公(鸾公长子),妣李氏。
《六房》1 公生于明成化十五年己亥(公元1479年)二月十二日辰时,卒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公元1544年)六月初十日寅时,享寿六十六岁,葬所失记。妣李氏,生于明成化十七年辛丑(公元1481年)四月初四日,卒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公元1542年)八月十九日寅时,享寿六十二岁,葬所失记。
生三子,1祖全、2祖珊(叙后)、3祖经(叙后)。
十五世祖 祖全公(文璧公长子),妣巫氏、涂氏。
《六房》1 原住大埔县恋州都清溪社杉塘仙乡,后移居海丰吉康都三溪约南丫甲。
生四子,1大钦、2大颖、3大规、4大田。
十六世祖 大钦公(祖全公长子),妣范氏。
《六房》1 隨父移居海丰县吉康都三溪约。后裔未详。
十六世祖 大颖公(祖全公次子),妣官氏。
《六房》1 隨父移居海丰县吉康都三溪约。后裔未详。
十六世祖 大规公(祖全公三子),妣范氏。
《六房》1 隨父移居海丰县吉康都三溪约。后裔未详。
十六世祖 大田公(祖全公四子),妣涂氏。
《六房》1 公仁德裕后,於明万历八年庚辰(公元1580年)在寺埔县恋州都清溪社杉塘仙乡移居海丰吉康都三溪约南丫甲,土名乌石头乡立业,建祠一座,艮山坤向。公生于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年)三月初七日丑时,卒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公元1608年)四月二十四日未时,享寿六十六岁,葬于乌石头祠后右边杉窝里醉翁凭椅形脐中穴、内卯山酉向、外甲山庚向。涂妣生于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公元1548年)十月十七日戌时,卒于明天启五年乙丑(公元1625年)七月十一日未时,享寿七十八岁,葬于北溪土名后径、伏地狮形,艮山坤向兼丑未。
生五子:1居石、2东倜、3园信、4复正、5任丹。
以上系依前诸谱合参编定。读前人序云:有创有成必有继,不诚然乎,今裔孙荣珠与叔祖万林细酌遗簿,创者已有沐公,而后承之继之,且修之补之,岂无但传录者,率意忘尽忽乎朝代年岁,弃其补修名号,以致世次序失.世氏号葬乃无存,我等虽承先有志,总难以追维而稽考焉。如十四房中,难以考究,至若二三郎以及文壁公之时,纵有小难稽而世代易明,乃何修述者又略其字号,失其年月,致使缺错而难辨乎。于是知传抄者,不明世代血脉相传之故也。只谓有此成书即如宝珠焉,故予二人全凭己意敬拔数言。大田公系上后为之抄传者以助一鉴焉。
皇清嘉庆八年癸亥岁(公元1803年)菊月吉日,裔孙荣珠续编三溪乌石头
十七世祖 居石公(大田公长子),行号侍公大郎,妣范氏。
《六房》1 公生于明万历元年癸酉(公元1573年)正月十八日子时,卒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六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七十一岁,於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公元1713年),葬于羊牯状屋背后沥背、午山子向兼丁癸分金。范妣生于明万历八年庚辰(公元1580年)正月二十八日戌时,卒于清顺治十七年庚子(公元1660年)十一月十八日酉时,享寿八十一岁,至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冬季葬于上坝仔七鬼挟铺仔,上有一石桥田仔面回头龙上水形口里穴、午山子向兼丙壬分金。生一子:以瑾。
十八世祖 以瑾公(居石公之子),字遗安,妣黄氏。
《六房》1 公为人礼厚功深,经营措置,故得资财万馀,际明清交界之时,扰扰攘攘,特筑万全棕等寨避世。迨至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1748年),众议平基去寨为祠,寅山申向兼艮坤分金,三大房子孙仝奉居石公为始祖。公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于清康熙十九年庚申(公元1680年)十二月十六日,享寿八十一岁,后於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公元1720年)葬于深湖庙右边西边月形。黄妣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卒年月日时未记,於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公元1714年)孟冬,葬于上坝仔范太妈地背后回龙眼里穴、辰山戌向兼乙巳分金。生三子,1于崚、2于峻、3于岸。
十九世担 于崚公(以瑾公长子),妣黄(王)氏、蓝氏。
《六房》1生于明崇祯二年已巳(公元1629年)十一月初五日,卒于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公元1703年),享寿七十四岁,於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公元1790年)葬于横山坡孩儿坐栏形、甲山庚向丙寅丙申分金。黄(王)妣生于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八月十六日辰时,卒于清康熙十六年丁巳(公元1677年)三月初五日卯时,享寿四十九岁,於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公元1720年),葬于大塘背后垅里田面猛虎跳墙形、坤山艮向丁丑丁未缝针己丑己未。蓝妣生于明崇祯十年丁丑(公元1637年)七月初一日午时,卒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公元1719年)三月二十七日午时,享寿八十二岁,葬于三峰上坝仔河背坐北向南。
生七子:1崇高、2崇圣、3崇望、4崇业、5崇游、6崇周、7崇及。
二十世祖 崇圣公(于崚公次子),妣张氏。
《六房》1 住海丰双墩田心,后裔未详。
二十世袒 崇望公(于崚公三子),妣曾氏。
《六房》1住海丰南门长兴围东门祠,分下陂塘。公葬陆丰大安路风吹岭。曾氏葬三溪雷公岭。
生六子:1绍敏、2绍质、3绍秀、4绍史、5绍宏、6绍宰。
二十世祖 崇业公(于崚公四子),妣曾氏、蓝氏。
《六房》1 住海丰龙沟水。后裔未详。
二十世祖 崇游公(于崚公五子),妣麦氏。
《六房》1住海丰鹅埠,又三溪乌石头。后裔未详。
二十世祖 崇周公(于崚公六子),妣吴氏。
《六房》1 住海丰鹅埠上径带下埔。后裔未详。
二十一世祖 绍史公(崇望公四子),妣罗氏。
《六房》1 公原自乌石头移居海丰南门约长兴围乡东门建立宗祠一座,辛山乙向兼戌辰分金。此祖葬于上丰田耳坑,壬山兼子癸亥癸巳分金。妣罗氏葬于陆丰锅底罗宗硁面神宫面,巳山兼巽丁巳丁亥分金。生四子:1定连、2定乾、3定捷、4定远。
二十一世祖 绍宏公(崇望公五子),妣朱氏。
《六房》1 葬下磜,住海丰南门约桥头村,又移居河背乡。生三子:(名未详)。
二十二世祖 定捷公(绍史公三子),妣江氏。
《六房》1 公监生出身,自长兴围东门祠移来下陂塘乡建宗祠一座,辛山乙向兼戌辰分金。公生卒年失记,葬于上楼大岭凸、坐东北向西南、艮山坤向。妣江氏葬于热水合门背后,土名张婆垅、坐西向东、酉山卯向、内立辛山乙向兼戌辰,碑立酉山兼庚分金。
生四子:1荣习、2荣翠、3荣翚、4荣翼。
二十三世祖 荣翚公(定捷公三子),妣朱氏、黄氏。
《六房》1 公葬于热水垅尾背后大路唇,乾山兼戌吉度分金。妣朱氏葬于龟仔地垅,甲山庚向分金。黄妣葬于隔塘岭背,癸山丁向兼丙子丙午分金。生四子:1莘旺、2莘峻、3莘珍、4莘生:
二十四世祖 莘珍公(荣翚公三子),妣陈氏。
《六房》1 公葬于陆丰横陇显屯面前坐南,丙辰山兼己戌分金。妣陈氏葬于红楼对面山。
生三子:1富考、2富秀、3富润。
二十五世祖 富秀公(莘珍公次子),号松筠公,妣高氏、张氏。
《六房》1 公葬于下楼婆水连面,坐东向西,乙山辛向分金。妣高氏、张氏合葬于陆丰石坡屯后背垅松树排,生一子。贵就。
二十六世祖 贵就公(富秀公之子),号凤彬公,妣钟氏.
《六房》1 此祖与兄弟由下陂塘移来仁安楼建阳基一座,辰山戌向分金。公葬于上楼连塘面官古脚,寅山申向兼甲庚分金。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十月十五日日子时,更葬本穴。
生三子:1家锦、2火娇、3家裕。
二十七世祖 火娇公(贵就公次子),妣黄氏。
《六房》1 公葬于九菜坑下角瓦窑地,坐北向南,壬山丙向。生一子:声林。
十五世担 祖珊公(文璧公次子),妣官氏。
《六房》1生二子:1大乐、2大贵。
十六世祖 大乐公(祖珊公长子),妣邹氏。
《六房》1 公生于明嘉靖元年壬午(公元1522年)二月十六日寅时,卒于万历十五年丁亥(公元1587年)四月二十二日辰时,享寿六十六岁,葬所未知。邹妣生于明嘉靖四年乙酉(公元1525年)四月十八日巳时,卒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公元1594年)七月初六日酉时,享寿七十岁,系次子儒公负母邹氏金骸来在三溪仰天湖山仔口安葬蟹形穴、亥山巳向。即陆丰三溪河口仰天湖。
生四子:1刘伴、2刘儒、3刘化、4刘估。
十七世祖 刘儒公(大乐公次子),又名依,妣涂氏。
《六房》1 公於明万历十年壬午(公元1582年)在潮州府恋州都清溪社土名仙乡,负母金骸移来惠州陆丰县吉康都三溪公王埔安葬,并定居建业。公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公元1546年)四月初三日寅时,卒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元1620年)九月十三日巳时,享寿七十五岁,葬于茅草田磜背、丙山壬向分金狮形穴。妣涂氏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年)二月十七日卯时,卒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十二月初三日戌时,享寿六十八岁,葬于公王埔石圹面、丙山壬向龟形穴。生四子:1以灵、2以举、3以元、4以安。
儒公(即依公)子孙传下,至今蕃盛,上面谱序系后裔来孙万林、依秀抄谱而略知之耳。以上系依前谱合参编定。读前人云序,有创有承必有不承,然乎,今裔孙荣珠与叔祖万林细酌遗谱,创者己有沐公,而后承之继之朴之,岂曰无人。但传抄录者,率意妾书忽乎朝代年岁,弃其补修名号,以致世次失序,氏号无存,我等葬所不明。虽承先有继,总难以追而稽考焉。如十房中难以考究至若三二郎以及文璧公之时,纵有小难稽而世代易明,乃何以修述者又略其字号,失其年月日,致使缺错而难办乎。于是知传抄者,不明世代血脉相传之故也。只为有此成书即如宝珠焉,故予二人全凭己意敬授数言於田公大系上,为后之抄传以助一鉴焉。
皇清嘉庆八年癸亥岁(公元1803年)菊月抄立
十八世祖 以安公(刘儒公四子),字际明,妣范氏(仰天湖开基祖)。
《六房》1 公尊承父志而立业,亦由大埔县清溪社土名仙乡移来海丰县即今陆丰县吉康都三溪约北水坑甲仰天湖开基立业建祠,丑山未向分金。公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公元1590年)三月初四日午时,卒于清顺治六年己丑(公元164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酉时,享寿六十岁,葬于水岸洋长坑口、巽山乾向兼辰戌分金、醉翁凭椅形穴,又名风吹罗带形。范妣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八月十三日辰时,卒于清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十月十七日亥时,享寿八十二岁。葬于陂仔尾、甲山兼卯分金,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十二月二十辛未日卯时重修。生三子:1巨万、2巨芳、3巨彩。
十九世祖 巨万公(以安公长子),妣邱氏。
《六房》1 公妣生卒年失记,公葬海丰县南门吊简韭菜坑地名糞箕出。邱妣葬三溪麦湖上塅仔,坐亥兼壬三度分金,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八月十八日重修孩儿坐栏形穴。
生六子:1国宰、2国相、3国卿、4国贤、5国英、6国才。
二十世祖 国才公(巨万公六子),妣廖氏。
《六房》1其子孙移居海丰南门韭菜坑。后裔未详。
仰天湖刘族从开七刘太公派下,二十三世起立定辈序:
魁宗耀昌家声振,业就名成展俊英;瑞发吉祥从秀茂,锦星浪照庆云腾。
康宁福寿长春祝,文永逢隆达建兴;信道善良立志远,玉昆金友世传明。
近代四世祖 六十六郎公(巨浪公四子),一说名清泉、四十八郎,讳法荣,字拾录,号族四。妣张氏、黄氏。
《六房》4 住五华双头林湖口荷树下,后裔分居五华水口、柯树下、潭洋渡、童子园、袁州、宜春、万载,以及兴宁、罗浮、浮塘、龙川、曲江等地。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己巳(公元1389年)二月二十四日卯时,卒于天顺三年己卯(公元1459年)二月初九日卯时,享寿七十一岁,葬石马埔象形、丙山壬向。
妣张氏,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公元1390年)正月十四日午时,卒于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八月十二日巳时,享寿八十二岁,葬龟形。
妣黄氏,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公元1395年)三月十七日申时,卒年未详,莽黄塘下凤形、艮山坤向。
生二子:1伯瑯、2伯七郎。
据刘运西《谱牒专辑篇》载:有谱载巨浪公第四子字清湶,号十八郎,尊清湶公为蕉岭县金沙赤岭岌(今新铺镇象山村)开基一世祖,妣张氏、黄氏、余氏。余氏生一子:子玉,刘运西2002年寻到象山村,亲眼见到清朝所立的子玉之子彦和、孙子刘俊的两块墓碑刻文,称彦和公为三世祖,俊公为四世祖。
五华双头镇林湖谱载:六十六郎,号四八郎,字清泉,妣张氏生一子:乔英,尊乔英公为双头镇林湖村开基一世祖。又有谱载:四八郎,讳六十六郎,妣张氏、李氏,生五子:1兴唐、2其唐(一作共唐)、3瑞唐、4芳唐、5彩唐。
近代四世祖 仕七郎公(巨浪公五子),名居仕、集澄,字法昌、法广,号千九郎、族七,妣吕氏、黄氏。
《六房》5 公官授江西定南县正堂。原居五华潭下桐子园,为金坑创居祖,后迁居兴宁县罗浮城南门外,又迁东门大街,后裔分居兴宁罗浮大信、小佑、浮美咸水村、龙川、揭西河婆营盘甘园刘,江西永修县大平坑等地。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公元1392年)三月十二日未时,卒于天顺二年戊寅(公元1458年)九月十八日戌时,享寿六十七岁。葬罗浮和兴堡下佑歧山下蛇形眼睛穴,己山兼丙。
妣吕氏,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公元1398年)七月十八日戌时,卒年未详,莽龟形。
妣黄氏.生卒年未详,葬龟形。
共生三子:1伯一郎、2伯三郎、3伯十郎。
有谱载生四子:1八郎、2九郎、3天才、4天启。
另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乡胜岭旧谱载:仕七郎,妣余氏,生一子:子玉。子玉生:彦和、彦敬、彦举。彦和生刘俊。
近代四世祖 仕八郎公(巨浪公六子),仕十八郎,字石真,号千六、百二、十二郎、族八。妣张氏、余氏。
《六房》6 公为蕉岭金沙开基祖。后裔分居五华天洋渡、双头、安流、潭下,梅县洋门、古田、丙村,以及东莞黄洞,江西兴国茶园岗等地。生于明建文三年辛巳(公元1401年)三月初一日午时,卒于成化十年甲午(公元1474年)十月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四岁,葬和平白鹅形。
妣张氏、余氏,生卒年及葬未详。
生一子:子玉。
有谱载:千六郎,讳禄,妣张氏,生四子:1傅治、2贵一、3聪隆、4绪庆。
近代五世祖 子玉公(仕八郎公之子),妣温氏。
《六房》6 生三子:1彦和、2彦敬、3彦举。
近代六世祖 彦举公(子玉公三子),妣蓝氏。
《六房》6 生一子:念一郎。
近代七世祖 念一郎公(彦举公之子),妣黎氏。
《六房》6 生一子:定仁。
近代八世祖 定仁公(念一郎公之子),妣何氏。
《六房》6 生四子:1大郎、2二郎、3巨岳、4巨嵩。
近代九世祖 巨嵩公(定仁公四子),妣杜氏。
《六房》6 公由蕉岭金沙乡移居梅县西厢堡洋门,又分古田,为梅县西厢堡塔仔岌下开基租。
生一子:二郎。 传至十三世:月堂。
十三世祖 月堂公(巨嵩公传至),妣未详。
《六房》6 裔居海丰热水。后裔未详。
二十二世祖 寿荣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裔住海丰九菜坑,后裔未详。
二十二世祖 思展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葬后门泗马岭,裔居海丰梅陇东澳,又分稔山王爷巷。后裔未详。
二十三世祖 定韬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葬海丰鹅埠上径白虎砂,裔居海丰鹅埠上径村。后裔未详。
二十三世祖 定磷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裔居海丰鹅埠带下埔。后裔未详。
二十三世祖 元选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裔居遮浪田穹村。后裔未详。
二十三世祖 景章公(仕八郎公派下),妣未详。
《六房》6 裔居海丰奎山村。后裔未详。
近代四世祖 仕九郎公(巨浪公七子),字人骏,号千八郎、族九,妣吕氏。
《六房》7 公生于明永乐三年乙酉(公元1405年)十月初四日午时,卒年未详,葬龟形。裔住五华横流渡、安流、政上等处,分大都、董源桥,又分南坑尾,江西兴国、万安县等地。妣吕氏,生卒年未详,葬龟形。
生二子:1大八郎、2三郎。
(有谱载生三子:1万元、2万芳、3万卿。又一说生三子:1冠琮、2冠璘、3冠璜。)
据大埔古野宗亲、开七公十九世孙刘鹤皋提供资料称:浪公之三妣陈氏生二子:孟宽、孟仁,公与陈氏合葬于古野南坑庵门前,癸山丁向。碑文有“清雍正辛亥九年十月十九日丑时复葬重修”文记。1985年马来西亚华侨刘一才寄款重修,附纪念一太李氏、二太曾氏。经黄金镇编谱会委派人前往实地调查,证明事实无误,并摄有祖墓照片为证。按过去之谱记载浪公生七子,如今公与三妣陈氏合葬墓又属事实,这可以说明孟宽、孟仁系浪公庶妣陈氏所生,当时出乎名份上,未认陈氏为妣,从而没有记载陈氏所生之子,如此说来浪公生七子应该改为生九子。兹将当地宗亲提供有关孟宽、孟仁二公世系记载资料登载于七子之后。(录自丰顺县黄金镇1994年修编的《刘氏族谱》)。
近代四世祖 孟宽公(丰顺黄金谱载:巨浪公八子),妣曾氏,
《六房》8 祖妣生卒年未详,合葬于南坑槎头龙,酉山卯向。
生三子:1仕琏、2仕俊、3仕真。仕俊生子勋(克昌)。
近代四世祖 孟仁公(丰顺黄金谱载:巨浪公九子),妣未详,
《六房》9 祖妣生卒年未详,后裔迁居高陂、桃花村、东留、广西宾州(宾阳)等处。
盤縣民俗文化指導中心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