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寻根溯源

2017/1/29 13:45:51 所属分类: 寻根问祖 作者: 沈 浏览次数: 2268

 沈氏家谱不仅记录了沈氏家族的历史,寻根溯源,而且透过小家族的历史,可以窥见汉民族的历史足迹,并可作为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佐证,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六十七世,又是汉系一世)的裔孙沈启承,南宋高宗绍兴间进士,官福建汀州府知府。沈启承子沈廷辅(太一郎)随父入闽,留居汀州府城,官山西巡按,谏议大夫,为入闽始祖。沈廷辅生八子,分居建阳、宁化,孙散居龙岩、长汀、清流、宁化,延平(南平)、连城、上杭古田。五世孙沈炽(千十七郎)生七子,迁居永定及广东梅州、大埔。   明初,沈那仔为广州右卫中朗,后迁居兴宁。入粤世系有“三善堂”、“四声堂”。另有一系为五代时从王潮南下入汀州。《吴兴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福建上杭沈家坊。《连城吴兴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沈氏隐居福建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间,沈仲仁、沈道仁因避乱迁居江西宁都。沈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清代沈鸿儒迁台湾教授,后代留居台湾。   出于汝州沈氏本源的族谱,可参考:   ①湖北沈氏家谱,该家谱比较全面(从一房至十房)共一千多页,且有相关照片。记载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字派从1993年玉笙族长组织沈氏家丁通过考证和查阅大量沈氏资料,已全部统一。从“允”字辈之后是“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从现在开始可延续两千年。原国民党上将(东北海军司令、山东省主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后裔也参与家谱编排,很多海外族人也参与,此家谱记录较全。   ②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韵世家,亦称吴兴世家)荷荫堂沈氏宗族谱典,癸酉(1993)十六世孙玉笙修,谱典分十八门:谱序、谱例、谱源、纶音谱、字派谱、世系谱、户籍谱、名人谱、英杰谱、侨胞谱、烈士节妇谱、严父慈母谱、孝子贤媳谱、荷荫堂记、住址分布概况、艺文谱、继谱记、跋等。   ③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该支源出汝州,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④寿溪沈氏族谱,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第二次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第三次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第四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第五次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第六次在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第七次在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第八次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第九次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第十次在己卯年(公元1999)整修完毕,为寿溪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即:寿溪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沈氏土谷内房谱牒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