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刘氏世德堂灌河支脉出于十三世祖明朝刘豸(zhi)

2017/8/6 11:27:32 所属分类: 寻根问祖 作者: 刘如国 浏览次数: 2597

刘长胜 (江苏灌南县田楼镇二图村人刘秀实第26世孙 ) 
 甲午清眀节期间,我们刘氏世徳堂灌河支脉的140位孝子贤孙,到灌南县田楼镇二图村新沂河南堆福寿陵,隆重纪念16世祖刘国臣、刘国政二公移居灌河岸边350年,并为国臣国政二公新立的墓碑揭幕献花。祭祖仪式由26世孙刘长宇主持刘长勤介绍了家族历史新发现的史料完全符合我们家谱记载.。他告诉我们家族来自山东营陵黄村现昌乐县于留村。我们始祖是金朝和南宋时期的刘秀实任沧州节度使。二世祖刘信 (1174-1251于金末元初时隐居黄村。三世祖刘用任山东胶、莱、莒、密四州盐司副使。四世祖刘世杰任元代南台御史,并开创了家族的辉煌。五世祖刘如愚为元代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照磨[1,2,3]16世祖国臣国政二公为避黄河水患于清代康熙年间移居灌河岸边沿海碱地属于直隶州莞凟镇。在会上我们都十分激动,缅怀了先辈的业绩,知道了我们来自何方。这么大的纪念活动,是我们家族在苏北的第一次[4]。更荣幸的是,这是在我们长字辈壮年时期完成的。 2528世孙如、长、新、永四辈同堂共聚,按照片计数,如字辈38长字辈53人,新字辈36人,永字辈4人。尤其使我高兴的是见到了多少年没有见到的家族亲戚。 当天晚上9时,山东昌乐县族弟刘其安打电话来找长勤询问是否节后去昌乐。因为之前他们商量清明后去山东。知道长勤和山东家族兄弟因语言障碍交流不便〔5〕。于是我提议坚持还是去,首先是守信用,其次我十分想帮助他们解决交流问题。因为我在山大四年能够听懂昌乐方言更重要的是,我也十分想拜谒祖陵。回家两天能帮助解决几百年家族寻祖的愿望我倍觉兴奋。在家不足24小时,第二天黎明即起,又和长宇、长勤、长军、长富四人驾车去山东昌乐县。我驾车在高速公路上,感到国内的高速路比海外的更直更好。海外路弯是为了防止驾驶员打磕睡。到了昌乐开发区出口,其安已和其他两位族叔和族弟在等我们。到了其安家,其安给我们盛情款待。我们是数百年没能见面的兄弟,讨论了很多家族历史〔6〕。午饭后,拜谒了祖陵,看了当年的祖堂遗址和元代福字石刻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