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续宗本身,就是寻根求源,思念祖先恩泽,学习先祖创业精神。谱写新的历史篇章。家谱,族志是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弥补于国史,方志。
刘姓约起源于距今4000多年的帝尧时期,黄帝(轩辕)的玄孙。发明制造了斧钺(刘)改变了氏族的命运,并作为氏族的图腾顶礼膜拜。帝尧以氏族血缘徽证的斧钺(刘)封其子源明刘地,即是刘姓远祖一世祖。延至1 8世出现刘累是夏代晚期陶唐氏祁族的首领给孔甲帝训龙拉车,封为“御龙氏"。他承袭了先人的姓氏为刘姓。到75世出了个中国历史上重要显赫人物刘邦,以布衣起家,三年亡秦,四年灭项,七年时间夺得天下成为开国之君,史称汉高祖刘邦皇帝。后到l 369
年刘姓一支兄弟五人(普捷、普明、普智、普忠、普义)明朝洪武二年奉旨迁入河南省南阳府镇平,邓州,唐县三县市。在寂静荒凉灾区地方定居下来,并于子孙们议论,回忆在山西洪洞县,家传到“普"字这一代,仍然过着物质条件充盈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数代世祖积淀的劳动成果,遥思祖宗的恩泽永世不忘。洪武二年降旨移民,普明兄弟五人与洪洞县人一样,积极响应,加快步伐作好一切准备,一声令下像疾风之云速度无条件服从,搬迁到河南省南阳府邓州。先人们以此社会为背景编写宗派为:“普盈世思宗,国应加云从”。 使代代后裔相传这段历史的转折,我们的远祖是山西洪洞县索布刘(苏堡刘)。
在此定居200多年后,普明后裔一直有这样的议论:我们远祖属于汉高祖刘邦皇帝, “东宫与西宫不定之说" 已是庶民百姓族人己越1 800多年,未发现有这方面历史资料说法。不过刘姓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围称帝称王者多达11人,共历
6 50多年,并涌现许多名人,成就了亘古未有的功绩,这辉煌历史代代相传,常以历史为荣鞭挞自己,从零开始努力拼博创造美好未来。所以后裔根据刘姓发展史又编写后继宗派: (廷芳传元凤)来纪念我们是汉高祖刘邦的传人, (廷),
就是朝廷,皇帝。 (芳),其它姓氏无法比拟的荣耀。(传),刘姓辉煌历史代代相传。(元),从零开始新的纪元。(风),追求美好的未来、龙凤呈祥,怀念先祖遗风遗德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正像武汉大学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硕士刘佑平代表刘姓在他的《刘姓的王者之风》怀念中说:……自汉朝以来数千年至今,中华文明也被称作为大汉文明或汉
文化,中华民族的主体也就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的语言被称为汉语,中国的文字被称为汉字。而汉朝的创立者和统治者,正是刘姓。于是,刘姓有一种其它姓氏无法体验和感觉也无法享受到的一种强烈自豪感和无比的骄傲,使他们每时每刻都会觉得,自己与整个中国,与整个中华民族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是刘姓祖先统治过的中国,中国是刘姓的中国,当然不是刘姓私有。于是刘姓称汉之后代,汉之子孙!以至在中世纪之前,他们对恢复汉家刘氏天下一直念念不忘!表现行动上则是在中国分裂时代出现了许多个刘姓创建的以(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后来,刘姓的这观念得到美好升华,他们把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化当作祖先留给自己的遗产而对整个中华民族及其文明产生出一种无比尊敬,无比虔诚的感情,就像他们尊敬自己祖先一样。他们觉得或本能地把自己视为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中国主权的捍卫者,保护者,对他极尽爱惜爱护,保护,守卫的责任……这就是爱国风范,……总之刘姓先祖们开创的(王者之风)和(御龙精神),先祖的艰苦奋斗,是激励广大刘姓族人爱国、敬业、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普明后裔生生不息,普明l 369年在邓州北坡地创建的生息基地,有三代同堂,到2006年成为11代同堂(11代同时),口将越二万余人,向周边扩展60多个村落。大小支系500多个。 随着时代的发展,普明后裔在‘廷芳传元凤’的基础上,又新叙宗派20代,到这次修谱续宗又延续30代,倡导族人行为。族人多次在普明墓前集体祭祀弘扬学习先祖遗风遗德,功德建树。宣读“十倡十戒”,《祭文》等措施教育族人。族人英才辈出:其中,政府高级官员有之,军队中高级将领有之,硕士,博士,院士学位有之,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工程师有之,基层党政企事业干部、职员、职工有之,经商者、私人企业家有之,群众性外出打工致富,农业大户有之,各个方面涌现国家建设人才。
通过修谱寻根求源,人所共知炎帝,黄帝他们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的始祖。也是刘姓的始祖。从《刘氏远祖世系1一一82》一览表中显示有代,有名,有配偶,有嫡传。普明属于刘邦那一支,未有层次衍接的先祖人名,但普明是1369年时代的人与他后裔平均28.86年一代,通过运算普明是《刘氏远祖世系》后1 3 1世较适宜。依据“宗派定代碑”便知普明后裔是几世(代)的人了。这样科学的上挂下连只是“断宗不断代’’,远世至今有一个完整世代排列顺次方法。达到这次修
谱续宗的目的。
这次修谱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是真正意义上普明家族第一次修谱,2004年前,退休公职人员刘齐然、刘怀祥、刘怀友、刘长发、刘泽万他们在退休后日子里不期而遇,谈论编撰《刘普明家族志》达成共识,倡导组织,四处斡旋,得到普明后裔的“父母村、血泊地"…一坡刘营村族人大力支持,共谋修谱续宗大计。在《一号公告》宣传发动下,按照《实施方案》对族人村落调查摸底,搞试点。逐步推进,每到一处均得到族人热烈欢迎,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形成60个刘氏村落,1 40多人代表以普明始祖碑3 5代宗派修谱团队,四年内完成《普明家族志》清样、使每家每户血缘传记都载入家谱,又进行二年审核修正工作。填补了
我族600多年没有统一完整的《家族志》的空白。
通过人员登记,族人在取名上各有千秋:“重于字意”“偏于八字”“喜于单名"“父母连姓”“姓名学’’方法,不遵宗命名,造成重先祖名及宗派,造成互相问称呼障碍。根据族人的意愿将始祖碑上3 5代宗派及延续3 O代宗派“以宗定代,以代辅宗”宗法改革,刻在碑上。便于族人任何形式取名,只要记住自己是普明后裔几代,互相间称呼不犯愁,也给历史考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州坡刘营普明家族修谱续宗筹委会
2009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