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本届修志,我们不仅进一步弄清了新野的悠久历史,而且了解到植根于新野的邓氏家族的来龙去脉。这对于海内外邓氏溯源寻根、加强联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新野这个地方已形成部落,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秦时与今邓州地同属穰县。西汉初置县。殷商时期,由于分封制的实行,约在公元前1 2 50年,殷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地为邓侯,此乃古邓国之始。春秋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伐邓,灭之,此为古邓国之奠.曼季后裔为怀念祖先,遂以国为氏,由曼姓改称邓姓,至今已有2672年的历史,全国邓氏皆是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衍,到了汉朝,邓氏已成新野的望族。名标青史的有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离侯邓弱、上官大夫邓通、西华侯邓晨、高密侯邓禹、寿敬侯邓训、和熹皇后邓绥、大傅邓彪、虎贲中郎将邳骘、车骑将军邓芝、太尉邓艾等。在近现代,邓氏亦人才济济,诸如篆刻家邓石如、两广总督邓廷祯、海军名将邓世昌、北志》《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署名文章,并得到姓氏研究权威机构—一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的确认,和中国汉画研究学会会长冯其庸教授的赞赏,海外华裔美国西雅图市《华声报>主编邓日华先生特致函索稿,湘、鄂、赣、黔邓氏也前来寻访;特别是安福发现的《枫田邓氏族谱.》证明;”四川广安邓氏发予江西庐陵,庐凌邓氏的始祖邓禹,乃薪野县人,贵州水城的《邓氏 族谱》亦证实邓氏族根在新野。
为了弘扬邓氏文化,振兴新野经济,根据邓喜全同志保存的《邓氏家谱》.参考南阳堂《邓氏家史》、《簪缨世第》和湘、鄂、赣、黔《邓氏族谱》特编纂《邓姓族吏》书;内容包括姓氏溯源、世系播迁、历代名人,文物遣存和附录部分,以便于海内外邓氏宗亲寻根问祖,加强新野与各地邓氏的联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编辑这部书的过中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邓氏宗亲族人邓保廷、邓喜全、邓守群、邓守珍、邓新聚‘、邓光明…等的大力鼎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论历史资料、古今名人及结构体例、文字编辑等方面,都会不足之处,敬请海内外邓氏宗亲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