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修高御公房谱序
2017/4/17 13:06:33
所属分类:
家族新闻
作者:
刘鸿墒
浏览次数:
1375
族谱,是记载一个姓氏家族或家族某一分支的宗族氏系和历代祖先的名号谱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是炎黄子孙根脉相连、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古人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辈。
永兴县十户刘氏(敦睦堂),源远流长。有赖于祖宗阴德,至使后裔繁昌,村居众多。永兴县马田镇苏家塘村,就是我十户刘氏其中的一个村庄之一。
十户刘氏(敦睦堂)自始祖富道公,于宋南渡时由江西吉安泰和之鹅颈塘,迁来湖南永兴,定居于凫塘,传至七世祖子芳公,由凫塘迁出,初住上邓家,后迁居于营盘里。越八世,荣卿、茂卿二公携全家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又由营盘析居板梁。茂卿公住板梁中村,妣黄氏,生四子:德贤、德珍、德亮、德政。长子德贤公迁居板梁上村开派,妣邓氏,生三子:宗珪、宗琳、宗琰。宗珪公无嗣,德贤公三子,宗琰公,妣邓氏,生四子:刘涣、刘深、刘浩、刘淳。宗琰公三子,浩公妣张氏,生三子:永经、永纶、永纯。纶公七世孙定播公携全家于明末清初由板梁上村迁居上苏家塘村。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后裔分派为大冲村、耒阳黄市镇万银坑、寨岭背、上杜家冲,高御公先祖世居本村,御公系苏家塘其中一房,高御公配李氏,育一子七孙,后裔兴旺发达,御公房现有三十二户,人丁一百三十余众。御公后裔人才辈岀,有博士生、大学生、教师、处科级干部,各行各业等!御公后裔,分布居住在本村、郴州市内、永兴县城等地。现将我苏家塘高御公一脉之世系,从十户刘氏总族谱中摘录出来,编辑成册,并作序一篇,便于我房之族人及后裔传阅。使其知其根、晓其源。
今吾作序,愿后有贤达之士,能补予等之阙,斧正其谬,是吾之厚望也。
御公第七世后裔孙,鸿墒字勇
二〇一六年丙申仲冬月 谷旦
永兴县十户刘氏(敦睦堂),源远流长。有赖于祖宗阴德,至使后裔繁昌,村居众多。永兴县马田镇苏家塘村,就是我十户刘氏其中的一个村庄之一。
十户刘氏(敦睦堂)自始祖富道公,于宋南渡时由江西吉安泰和之鹅颈塘,迁来湖南永兴,定居于凫塘,传至七世祖子芳公,由凫塘迁出,初住上邓家,后迁居于营盘里。越八世,荣卿、茂卿二公携全家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又由营盘析居板梁。茂卿公住板梁中村,妣黄氏,生四子:德贤、德珍、德亮、德政。长子德贤公迁居板梁上村开派,妣邓氏,生三子:宗珪、宗琳、宗琰。宗珪公无嗣,德贤公三子,宗琰公,妣邓氏,生四子:刘涣、刘深、刘浩、刘淳。宗琰公三子,浩公妣张氏,生三子:永经、永纶、永纯。纶公七世孙定播公携全家于明末清初由板梁上村迁居上苏家塘村。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后裔分派为大冲村、耒阳黄市镇万银坑、寨岭背、上杜家冲,高御公先祖世居本村,御公系苏家塘其中一房,高御公配李氏,育一子七孙,后裔兴旺发达,御公房现有三十二户,人丁一百三十余众。御公后裔人才辈岀,有博士生、大学生、教师、处科级干部,各行各业等!御公后裔,分布居住在本村、郴州市内、永兴县城等地。现将我苏家塘高御公一脉之世系,从十户刘氏总族谱中摘录出来,编辑成册,并作序一篇,便于我房之族人及后裔传阅。使其知其根、晓其源。
今吾作序,愿后有贤达之士,能补予等之阙,斧正其谬,是吾之厚望也。
御公第七世后裔孙,鸿墒字勇
二〇一六年丙申仲冬月 谷旦
下一条 永兴十户刘氏家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