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人物

明内阁首辅刘一燝

2017/1/8 15:11:13 所属分类: 家族人物 作者: 刘 浏览次数: 1455


刘一燝(15671635年),字季晦,又字贞白,南昌县梓溪田垄人。父曰材,嘉靖进士,官陕西布政使。公与长兄一焜、二兄一煜于万历十六年(1588)同时中举,二十三年(1595)又与一煜并举进士。公改庶吉士授检讨;一焜为考功郎,掌京察。京察时,大学士沈一贯嘱公向一焜说情,庇护其私人,公坚拒之。公历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掌翰林院事。四十五年(1617),公掌该院四年后迁礼部右侍郎教习庶吉士。

明万历年间,储位之争旷日持久,异常复杂激烈,前后竟长达三十余年。郑妃为使亲生儿常洵(福王)承嗣皇位以达独揽大权,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先后谋划实施了“梃击太子”、“献美姬、红丸夺帝命”、“勾结选侍拒不移宫”等纂弑步骤,皆遭公与正直群臣的坚决反击,一一破灭。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神宗崩殂,光宗常洛即位。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九月,光宗重病误服“红丸”崩,公率众臣拥立皇长子由校为帝,是为熹宗。恩加公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公与朝臣同心辅政,颁布新政大纲,奉贤纳才,整饬图治,一改神宗时疲惰之气。同时,发放钱币,赈济百姓,抑制近亲臣戚营私,引用各方人才,增补缺员,朝野群情振奋。

天启元年(1621)三月,沈阳、辽阳先后失陷落入后金之手,群臣多请复用熊廷弼。公亦言廷弼守辽一载,残疆安然,不知何故剪除。“以后凡军国大事升下应全面主持,使诸臣洗心涤虑,悉断需同附会,共忧国患”,帝以为然。公尝言任天下事者,只有六官言路张扬则六官无实政;善治天下者,应使公官任事言路得以纠正,言官陈事,朝廷得裁其是非则天下治。时熹宗待公言听计从,国事处理得体,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是为首辅。未几,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荫六子。

天启二年(1622)正月,辽东经略熊廷弼抗金失利,公因荐用廷弼屡遭弹劾。宦人魏忠贤指使给事中孙杰纠弹吏部尚书周嘉谟朋比辅臣,受公指使,为王安复仇,熹宗逐将嘉谟免官。公为此不安,累次上书乞休,特旨允准。临行时向熹宗推荐张承业、李辅国等。公忧国苦心堪为天地鬼神泣,无愧三朝重臣也。

归三年(1625),遭魏忠贤害,矫诏削官,追夺诰命,勒令养马。魏祸灭除后平反,崇祯改元,诏复原爵。崇祯八年(1635)薨,赐祭葬,赠太师,南明福王谥“文端”。著有《贞白集》等著作。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