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人物

盛唐著名诗人刘眘虚

2017/1/8 15:15:41 所属分类: 家族人物 作者: 刘 浏览次数: 1631

                     ——安义长埠老下刘氏先祖

 

眘(虚(714768),字全乙字挺卿号易轩唐代洪州新吴人(奉新上富镇)。刘慎虚自幼哲悟过人,《人才佳话》说他八岁属文上疏,拜童子郎’”20岁中进士,曾官夏县令,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他为人较淡泊,交游多为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其诗多写山水隐逸之趣,尤工于五言。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合称为吴中四友

刘慎虚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曾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今九江)、庐山、洪州(今南昌)等地,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相唱和。欲卜居庐山,未果。他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认为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而定居,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为道由白云尽的阙题诗,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唐诗选》上说刘慎虚不永天年,陨碎国宝54岁卒,葬在该村云山垴。墓茔尚存。刘慎虚著有《鹡鸰集》五卷,惜已失传。《全唐诗》存其诗15首,唐殷璠编的《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存其诗11首,清道光《靖安县志·艺文志》存其诗12首(五言古诗10首,五言律诗2首)。唐《明皇实录》说他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虽少,然而为后人所重视。《河岳英灵集》精选盛唐24家的诗,推崇他为1家,列常建、李白、王维之后,并赞他的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虽说当时东南一带有十几个杰出诗人,但论起声律婉态来,却无人比得上他。殷璠还说,刘慎虚是一位自南朝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明代铜鼓卫经历舒孟华在《刘全乙先生考》中称他写诗的功底渊永深厚超然,上逼汉魏,下薄六朝,绝不与世之锻炼求工者同日语焉。清代朱琬在《友贻草题辞》中说:诵刘慎虚诗,弗患其少

刘慎虚墓在靖安水口乡桃源青山村云山垴的山坡上,距县城16公里,19823月被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上方刻“崇祀乡贤”四字,正中竖刻“唐进士刘讳慎虚字全乙号易轩大人墓”,右边刻有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写的《题赞》:“公登黄甲,博学宏词;盛唐乐府,先生倡之;杰立江表,谪仙并驰,前有长卿,共祖相知。后有梦得,奉以为师。桃源高卧,身世巢羲。德配项氏,巾帼贤姬。宾文旅文,二美争奇。于戏先生,千载芳垂”。左边刻有:“由腾空、长岗、上共支裔孙重立。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岁寒食日公立”等字样。(据史志编)

 

代表作欣赏        

《归桃源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闲门:闲静的屋门。

向山路:迎向山岭的道路。

幽映每白日:白日每幽映的倒装。每,经常。

清辉:指月光。

由:起自于。

春:指春天的景象。

落花至:指山花飘落。

流水香:花香随流水散播。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