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2017/9/10 7:24:45
所属分类:
家族文献
作者:
刘鸿墒
浏览次数:
880
(本次更修支谱说明)
二〇一四年受四川大竹刘桁江宗亲委托,请我代为寻找原湖广桂阳县益将乡横路甲热水团刘家村刘氏,数月后经汝城好友李建民指点,几经周折,我终于与刘家坑组宗亲取得了联系,并且一直没有间断。直到二〇一五年八月上旬,我接到贤公理事会负责人通知,说十三号耒阳大义乡双布洞汉旦公后裔要来板梁上村〔贤公宗祠〕澄清修谱错误,要我务必参加本次事宜。久闻我德贤公房二甲宗琳公派刘海公房永嵩公汉旦公一脉,自明朝中期徙居耒阳大义乡双布洞村,虽距板梁较远,但与祖居少有来往,因历史原因导致修谱岀现错误,纯属正常。当时我在东莞某厂上班,接到通知,十二号请假回家,出席了家族会议。十四号晚上我接到汝城刘家坑宗亲电话,邀请我去刘家坑查看家谱资料。次日在刘家坑宗亲的热情接待和陪同下,实地查考、走访了三天。据当地其他姓氏介绍,现在的汝城热水镇横瑞村,在明清时隶属于桂阳县益将乡热水团横路甲,民国后才改归为汝城县管辖。经反复与刘家坑多位宗亲甄别核对,认定刘家坑组一脉实与四川大竹分支同根同祖同源。后经板梁桥金钗坪村宗亲邀请,四川大竹与刘家坑组宗亲,于二〇一六年十月三号来板梁桥金钗坪,在澄公厅举行了隆重的认祖归宗与接谱仪式。此后我受金钗坪刘骏林宗亲委托,为汝城刘家坑编修定富公房高学公支谱。因为我学识有限,时间仓促,加上刘家坑宗亲提供资料短缺,造成在编辑时出现了不少纰漏,也未能编辑源流世系图。
二〇一七年十户谱局决定,将刘家坑高学公房支谱正式刊入我族十一届续修族谱上来,因去年所编支谱瑕疵太多,胜发宗长又重托我重新编辑,斧正前误。本着向族人负责、不贻误子孙的原则,重编刘家坑高学公房支谱很有必要。因本人文化有限,今特邀益阳沅江市刘恢先宗长(系富远公第廿五世孙嗣孙)为我十户分支汝城刘家坑刘氏主编定富公派高学公支谱。之前,刘恢先宗长已为我十户重庆垫江新民镇凤淋塆支房主编了定志派国进公支谱,后又为我房主编了高御公支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未计分文报酬。刘恢先宗长在当地德高望重,现任湖南省刘氏联谊会常务理事、益阳分会主要负责人、益阳谱志局《刘氏通谱》主修与总编,常年参加各地刘氏宗亲联谊会活动,多次为省内外刘氏宗支修谱作“序”和提供相关资料。在此,我代表十户宗亲对刘恢先宗长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谱为汝城热水镇刘家坑组十户刘氏(敦睦堂)德贤公位下宗琳公刘澄公房永高公派汉良公祖枝公房下定富公一脉,高学公支房此谱资料,自一世祖富道公到十四世祖仲琉公详细资料(即:富、盛、顺、安、叟、辅、子、卿、德、宗、刘、永、孟、仲),由祖籍永兴十户刘氏族谱中摘录,十五世季字辈、十六世汉字辈、十七世祖字辈、十八世定字辈、十九世邦字辈、二十世国字辈,六世详细资料由四川大竹刘氏族谱与刘胜发宗亲所提供的刘家坑家谱中摘录。二〇一六年十月三号(农历丙申九月初三),刘胜发、刘远发两位宗亲与四川大竹刘氏宗亲来板梁桥金钗坪(澄公厅)认祖归宗后,刘家坑组首修支谱,自“国”字辈以下,“道、高、世、代、昌、绍、承、鸿、骏、烈”十世,由刘胜发宗长提供名讳资料,再根据祖居板梁桥金钗坪十户原有字辈,按字辈对应编辑入支谱。
因史料有限,难免有纰漏,敬请刘家坑族亲见谅。
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苏家塘村道公第二十八世孙 刘鸿墒(字勇)撰
公元二〇一七年丁酉季夏月
二〇一七年十户谱局决定,将刘家坑高学公房支谱正式刊入我族十一届续修族谱上来,因去年所编支谱瑕疵太多,胜发宗长又重托我重新编辑,斧正前误。本着向族人负责、不贻误子孙的原则,重编刘家坑高学公房支谱很有必要。因本人文化有限,今特邀益阳沅江市刘恢先宗长(系富远公第廿五世孙嗣孙)为我十户分支汝城刘家坑刘氏主编定富公派高学公支谱。之前,刘恢先宗长已为我十户重庆垫江新民镇凤淋塆支房主编了定志派国进公支谱,后又为我房主编了高御公支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未计分文报酬。刘恢先宗长在当地德高望重,现任湖南省刘氏联谊会常务理事、益阳分会主要负责人、益阳谱志局《刘氏通谱》主修与总编,常年参加各地刘氏宗亲联谊会活动,多次为省内外刘氏宗支修谱作“序”和提供相关资料。在此,我代表十户宗亲对刘恢先宗长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谱为汝城热水镇刘家坑组十户刘氏(敦睦堂)德贤公位下宗琳公刘澄公房永高公派汉良公祖枝公房下定富公一脉,高学公支房此谱资料,自一世祖富道公到十四世祖仲琉公详细资料(即:富、盛、顺、安、叟、辅、子、卿、德、宗、刘、永、孟、仲),由祖籍永兴十户刘氏族谱中摘录,十五世季字辈、十六世汉字辈、十七世祖字辈、十八世定字辈、十九世邦字辈、二十世国字辈,六世详细资料由四川大竹刘氏族谱与刘胜发宗亲所提供的刘家坑家谱中摘录。二〇一六年十月三号(农历丙申九月初三),刘胜发、刘远发两位宗亲与四川大竹刘氏宗亲来板梁桥金钗坪(澄公厅)认祖归宗后,刘家坑组首修支谱,自“国”字辈以下,“道、高、世、代、昌、绍、承、鸿、骏、烈”十世,由刘胜发宗长提供名讳资料,再根据祖居板梁桥金钗坪十户原有字辈,按字辈对应编辑入支谱。
因史料有限,难免有纰漏,敬请刘家坑族亲见谅。
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苏家塘村道公第二十八世孙 刘鸿墒(字勇)撰
公元二〇一七年丁酉季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