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献

坡刘营普明后裔 小刘营(又称小坡刘营)支家谱序

2016/9/25 8:34:05 所属分类: 家族文献 作者: 刘 浏览次数: 4552
                                                              坡刘营普明后裔
                                               小刘营(又称小坡刘营)支家谱序
    为了永记先祖恩泽,弘扬刘氏家族列祖列宗的族风家训和大德,又使我族后  人不忘宗乱代,特写序言于前。
    坡刘始祖普明行二,为五普刘之一也。其弟兄五人各居一方,正是朱子治家  格言讲:“兄弟叔侄多坟润寡…"自洪武二年(1 3 69年),先至南阳府唐县后,其 四人又分别至镇平、邓州。长兄刘普捷居镇平沙河刘,三弟刘普智居邓州故事桥村,四弟刘普忠居邓州闸刘家村,五弟刘普义居唐河县城附近。我族后人自明洪  武二年至今,虽己长达六百余年,提起五谱刘,人人皆知我们先祖族人是奉旨从  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北门外苏堡刘迁至南阳府(当时明朝的行政区划属南阳府),  并现有碑文可以考证(我坡刘族始碑,闸刘族始碑,故事桥族始碑等)。从坡刘先  后迁出大大小小三十多个自然村,立我始祖普明碑时,都捐有银钱,记刻在碑上。
    我小刘营支共分三系,由普明五世孙宗远系;云霄系(普明九世孙);云泽系    (普明九世孙)从坡刘营先迁至高集后又从高集迁小刘营村。根据代算和考查走访,宗远是先迁入小刘营村。并且也是最先从坡刘营迁出的族人。延续至今,仍  有老营,小营或大小坡刘营之称,小刘营村明末清初属轩东里,1 93 6年后属轩店联保小刘营保(辖小刘营,林营,大李营,小李营,王月李,张楼,刘冢)。解放  后属裴营区,夏集区,裴营公社小刘营大队,现今属裴营乡小刘营村(辖小刘营,  王月李,张楼,芳千庄,朱家)。
    迁入小刘营三系各有祖坟茔地:宗远系,茔地在小刘营北寨门西北角方向,  现在沟西边,外寨河里内寨河外。云霄系,茔地在小刘营村西,大石桥北附近。  云泽系,茔地在小刘营南门内,大路西边。据村上老人传说:先祖坟地都是古柏 参天,大树荫照,立碑纪念,每逢清明烧纸添坟,鞭炮齐鸣,祭祀的人群络绎不绝。宗远后人并在寨西南角建祠堂一座,纪念列祖列宗,代代先祖牌位主龛都按辈份大小,长幼顺序排列在神位之中,春节清明或红白喜事都要点香供奉,告慰祭奠先祖。
    先祖之功德,千言难尽,但回忆起村史村貌可见一斑。我先祖迁入郑毛营前  扎根西庄,后裔奋发图强,治家有方,理财有招,以农为本,能工则工,能商则  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因势利导,勤  劳节俭,迎合潮流,顺其自然,百业兴旺,发展迅速,在明末清初,我刘氏家族  已有三百多户人家,一千余人。刘姓多了与郑毛营连成一片,后改名小刘营村。由于重视教育,教子有方,我族先人在明清两朝秀才七人,贡生八人,后还有从政做官的名人辈辈层出不穷。
    为了防御盗贼,安居乐业,于清咸丰年间开始修寨,修寨历时三年,在当时的背景和条件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至清同治二年二月十七日竣工。命名为忠恕寨(寨门石匮现存)。村寨面积三十多万平方米,从南到北五百六
十米,从西到东五百八十米,周长近两千米,村寨寨墙高七米,底宽十米,顶宽两米,村寨外围有寨河,河宽三十米,深六米,河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水满不涸,碧波荡漾,能进能排,水位稳定,河面鹅鸭成群玩耍游戏,嘎嘎连声,河内鱼虾自在遨游,实在迷人。寨河内岸种有陈刺,香花扎及其它灌木林带,春暖花开之时,青叶花卉香飘四溢。其花其物其树映衬河中随波荡漾,犹如仙境一般。远看村寨烟雾缭绕,近观景物错落有致。夏秋农忙之际,人畜耕作之声不绝于耳,十分动听,整个村寨四周生灵之气十足。早雾蒙蒙,夜幕降临之时,加上清脆悦耳的牛铃声,繁忙而有节奏,好像在唱农家乐之歌。
    村寨修了三个寨门,并建有三个吊桥,早放晚吊,方便农耕人出入,以防土匪进寨掠夺抢窃(南门,北门,西门)寨门楼高近十米并设有炮台,寨内紧靠寨墙,险要处分别又修了四个炮台,三个寨门和四个炮台每处都架有生铁炮筒,共
十四门大炮(俗叫榆木喷),防止盗寇,当时的村寨真是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方圆十里内与我村有亲邻关系的每逢兵燹荒乱,都到我村避险安身。    村内有六个大池塘(俗叫大坑),出名的要数东局子坑,西局子坑。当时可能是村内长老绅士商议村内安全及其他大事的地方,后为村人生活依托,养鱼,种莲,排水用。另外大村寨防寒排涝也是大问题,我村先辈还修了多处砖箍水道,呈圆形,内径约一米左右,通过寨门,流入寨河(每个寨门一道水路,寨墙正东东壑落西壑落共六个水道)。既能排水又能引水,南北西三门都有河沟连接外寨河,通过外寨河能引三郎堰入寨入村入池塘,涝天可以排水,把水排往楚河流入湍河,外寨河绕村一周,没有寨墙,距内河约一百五十米远,周长约三千米左右,长年
有水,从防卫上说可能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从生产上看,能灌溉农田,防旱排涝,是我村寨难得的天时地利。于内寨河连成一起成为回形村寨。村内六个大坑,其中四个东西相连,据先辈讲我村中间原来是一条东西河沟,既能储水,又能排水,以防水患,建村寨以来,我们村内从无因风暴洪水冲塌或泡塌房屋,这正是先辈谋事之周全处。家家房舍,户户出路水路,井井有序,无一纠纷。再者池塘,田宅所有分明。村中参天大树处处皆是,果园成林,飞鸟成群,春季鲜花盛开,夏季荷花满塘,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树上银枝招展,景色非凡,整个村寨好像一个人、畜、禽、植物和谐的花园。直到如今我们仍梦想若能恢复原村原貌该多好啊!
  我小刘营村户大人多,但先祖长老治理有方,戒规成律,族风、家风、村风  风风和谐,从不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以大压小。把“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  乖舛立见消亡"永记心间。村族人和睦相处,帮贫扶幼,体恤孤寡,久成村人美
  德,每逢春节,有专人负责,对无粮度日,无钱过年之户和孤寡老人要捐送衣服  和春节馍菜之物。自明清至今,我村从没有因家事纠纷,到县、乡打官司告状,凡事由村官长老调解即了。
    我村族先人意识超人,早在清初年间,已着想到无商不活,千方百计在我村  南北之间修一条路,而后成街起市,为“逢双"集,村中先人买卖公平,不欺行  霸市,不排外护内,从而商贾云集,肉食禽蛋,园蔬珍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百货齐全,方便了乡村故里,照顾了四方客商,推动了当时小农经济的发展,世人叫小刘营街,可以与周围的好多集镇媲美。
    以上简述可见,我小刘营先祖为我后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典范,先辈留下的一切我们永当继承和发扬,绝不能有违祖之嫌。
    小刘营家谱的确认,首先依据多个先祖石碑,及原祠堂牌位主龛(如国忠碑、国庆碑、应宾碑、传斌碑、宗远、传斌牌位主龛等)并走访了普明后裔各方部族  和三十多个自然村以及当今的有识之士和坡刘营村支两委,小刘营村支两委,都 一致认同普明始祖碑为根本原则,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更改,先祖的三次  续宗,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前三十五辈应为:“普盈世思宗,国应加辅(云)从,天(尚)士传祥辉,修齐怀祖泽,仁孝延家声,建功裕德厚,立业存心诚。"后续  再议,恭请所有普明后裔商榷。
    小刘营村支宗远、云霄、云泽系编写小组。
    组长:刘光银
    副组长:刘祖向
    成  员:刘凤基  刘齐显  刘齐魁  刘怀森  刘怀硕
    刘祖功  程文琴刘祖文  刘祖顺刘泽禄
    校对:刘齐魁  刘齐敏刘光银刘祖堂  刘凤基
                                                                              公元二零零六年(丙戌)清明
注:小刘营三支的“家谱单行本"(含从小刘营迁居他村)    经筹委会秘书组审核修正,重新整理目录细化,排版打印与“单行本"不一样,    但内容不变。
    宗远支5—1 5世人员登记表下接国庆支(376—408)、国忠支(409—425)、    张马庄(425—429)、刘塚(429—436)、小李营(43 7)、大李营(43 7—440)、    岗上(440—446)
                                                    云霄系前言
    时空虽移先贤不可不敬,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世事虽异家风不可不传。
    九世祖云霄公乃加级公之子,启圣公之孙,据秉忠碑文记载公于明嘉靖年问  由坡刘迁入小刘营,葬于新庄西北,东壕西南方向,现无具体位置可考。公有三  子,即从贤、从义、从学。各支后世都有迁出,需说明的是据祖辈相传及碑文记  载,从义一支大部分由小刘营南门里偏东之老婆坑迁往湖北南樟小桥河,河南确 山等地,久无联系。
    自始祖普明公迁邓北坡刘至今,由于年代久远,各种复杂因素造成家谱资料缺失,断代现象严重,虽经数年不懈努力,但仍留下缺憾。现将己知情况记载于后,以便后人追根寻源问祖,补充和续写家谱。   
    茔地分布:
    一、从贤公葬于小刘村西大石桥西南二道渠东侧,坟早已被平。
    二、从义公葬于小刘南寨门里东侧。
    三、从学公葬于小刘村西大石桥东北约五十米处,现存(原祭地四亩八分,怀兴耕种至农业合作化时)。
    四、始祖坟东南逾百米处有四亩二分地,由齐选耕种至农业合作化时,坟己平,此地应为失考的几代先祖祭地。
                                                               记录整理:泽禄、祖顺、祖堂、祖春
                                                                                        公元二零一四年四月
                                                    邓州市刘氏家谱普明后裔
                                 小刘营宗远系、云霄系、云泽系编写小组会议纪要
    刘光银    刘凤基    刘齐显    刘齐奎   
    刘怀森    刘怀硕    刘祖功(光银代写)  刘泽禄   
                                                                      2006年1 2月3


下一条 前言
联系我们: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