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撰《族志》
2002年6月退休后,从乐观的角度讲:到了“世外桃源”;从悲观讲,到了“等死队”。究竟到了人生旅途终点前应该做点什么呢?我考虑应自找乐趣,有所作为。首先,同雷锋生前战友组建了“邓州市编外雷锋团”,主要任务是让世人知雷锋、学雷锋、传承践行雷锋精神、提高三大文明建设质量;接待上级领导、媒体,与时俱进学雷锋,使雷锋精神走向社会,走向中国,跨出国门;增强邓州市的知名度,使我市改革开放更上一个台阶。
一天,我看到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先生一文中说:“家谱作为村落文化,补于国史,方志,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就产生了对家史记载的念头。由于过去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家史,只知老少三代姓名,其他一概不知。通过走亲、访老、查找碑文收获不小,一百多年前至今先祖发展状况系统地整理记录下来。又从坡刘老家血缘近的怀玺、怀祥家主龛牌位上惊喜地发现明末至清朝断层断代先祖的名字。
通过这次追根思源的过程,我与刘怀祥、刘长发、刘泽万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并有共同的心愿联合编写家谱。究竟能否实现?我与刘怀科对郭关庙、潘庄、小刘庄刘氏族人进行调查摸底,发现他们对编写家谱也有迫切的心愿,并极力协助,大力支持搞试点工作。从而坚定了信念,下定编纂《刘普明家族志》的决心。经过思考制定了如下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
1.撰写《一号公告》内容,由刘怀祥、刘泽万共同研究拟定公告内容提供筹委会人员名单,并做了分工。草稿拟定后交坡刘村委审核同意后定稿打印发放普明各支系进行宣传发动。具体操作由秘书组主办。
2.拟定给族人一封公开信发送有关人员。建立参与修谱续宗人员通讯网络,保持互相联系的通道推动工作进展。
3.对“五普刘”的始祖碑,坡刘散落的碑文,刘氏家谱的村,主龛牌位,契砖、碑文、遗物,有价值的史料、传说、传闻进行普查,复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判定粗略支系,便于人文地理考证撰写工作。
4.绘制坡刘地图,据刘学堂及其他长者会议指定原先祖坟地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定,依据传说先人添坟供奉纸钱坟地来界定支系关系。
5.科学设计,充分利用纸张,满足族人内容要求,均能理解表格填写方法的原则,印制人员登记表两千份。
6.充分发挥对修谱续宗热心支持者,退休教师的骨干作用。争取团结“一高校长刘德山、市人大副主任刘喜根召开全邓州市修谱续宗刘氏联谊会”普明后裔参与者,主动与他们联系,壮大修谱续宗的队伍。
7.人员登记是个艰巨、辛苦的工作,要想顺利,坡刘、小刘营的引动是关键,召集坡刘、小刘村委干部会,征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共商修谱续宗大计。 ①坡刘选定“加祥、从礼支系”为人员登记试点(我与刘怀科负责)。②小刘选定“芳千庄、刘湾”为人员登记试点(培训人员操怍填写表格的方法)。然后到小刘村组织人员,为他们讲解填表的操作程序。从而达到宣传发动,来影响坡刘、小刘及普明后裔各村修谱续宗全面启动工作奠定基础。
8.资料把关关系到《家族志》质量问题,各支系交来的登记表及各种资料,由秘书组刘泽万审核把关,纠正错误后重新填写,我负责全部资料输入电脑打印,复核修订工作。然后人员登记表与户主见面核对后无误方可定稿入志。
9.负责登记成员定期碰头,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