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外工作多年,忽闻《白居易家谱·新野白滩支谱》即将出版,甚是高兴。这是我们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对白氏
先辈和后人一个交代的大好事!
家谱,说白了就是你家的祖辈家人的记录。家谱中的辈分上的字是由祖辈传下来的,你这一辈人占什么字,是由家
谱中规定的,是不可随便改动的。如果按照过去说,无论你走在世界各地,你遇到一个老乡,你不认识人家就可以按家谱排辈一问就知道你自己乡,就可以按谁是一辈人。懂得家谱的人就知道你祖上的人,叫什么名字和家族信息。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替代的独特功能。珍贵的人文资,对于历史学、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白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67位,是当今中国姓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白姓是戌科(1 430年)登进士第,先任工部给事中,又出任衢州(今浙江衢州市)知府。新野县境内原建有世芳坊一座,以志纪念琮公之功德。五世爷瑕公,任吴桥县(今河北吴桥县东)县丞。五世爷琦公,贡生,任安乐县(今甘肃康乐县)县丞。八世爷(璨公之曾孙)松公,明正德庚午科(1 5 1 O年)举人(据白滩碑文记载,松公为进士),历官徽(今安徽歙县)、泰(今江苏泰州市)二州知州。松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五星镇观音寺碑、上港乡高城寺碑都有关于松公参与筹建的记载。历史进入新的时代,白滩白氏更有县团(处)级、科局级多人遍及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贡献出力,尤以文科出类拔萃闻名遐迩.
新野白氏,源远流长。新野白滩白氏更以翔实的文献史料而彰显这方沃土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白氏祖人严谨良好的家风。这一点从现今遗存在村内十几块古碑,和国家的有关档案对白氏族人的记载中看得很清楚。我们搜集整理家史,不仅是对祖先的敬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载体,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而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鼓舞人们拼搏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社会风尚。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至今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国泰民安之时,为述 往昭来,吾白氏宗亲再三疾呼,续理家谱,以免年久失传,沦于烟没。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活动,增强白氏族亲的凝聚力,使各宗亲更加同心同德、敦宗睦族,将我族尊老爱幼、尊圣敬贤、发奋争先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以此缅怀先辈,鼓舞当代,激励后人,报本寻源,追念祖德,使吾白氏人才辈出,家道昌盛。
编者
二0一二年十二月